-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 的实践研究 ——以“植物种子的萌发”为例 摘 要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国古诗词等都属于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与途径。将 劳动教育结合二十四节气知识和相关的古诗知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们到学校 阳光农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可以更好 地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的生命观念、勇于探索与实践的科学精神、热爱劳动的社会责任, 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初中生物学;生物学教学;节气;古诗 在教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教师发现学生 们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没有感性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让 学生真正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各方面的生理变化,让学生亲自去种植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我们利用学校的阳光农场(见图 1)让学生分小组去播种,从而获得植物种子萌发 的感性认识。并结合二十四节气知识和中国古诗词知识中和种子萌发条件相关的内容, 并渗透劳动教育,体现跨学科融合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生物教学中。 图 1 38 中阳光农场 1 将二十四节气知识融合到生物学教学中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但是,只是实践经验,并不 等于科学,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成分,需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审视和论证,帮助学生深 度理解相关重要概念的本质,并科学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1]笔者结合苏教版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植物种子的萌发”的章节学习,开展基于时节的生物学教学, 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节教学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被埋在土壤中的 种子怎么样才能萌发?萌发需要哪些条件?这时,教师适当引入节气知识,教师讲解 春天的六个节气知识,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以下节气的内涵:1.“立春”:东风送暖, 春回大地;立春是从 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 播种。2.“雨 水”:春风化雨,草木萌动;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3.“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 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 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 春耕季节。4.“春分”:春分 有雨是丰年;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5.“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6.“谷雨”: 雨生百谷,杨花落尽子规啼;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谷 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 表 1 种子萌发的条件 节气 初步主张 1 水 2、4、5、6 节气揭示了万物复苏需要水 2 空气 1、 节气揭示了万物复苏需要空气 3 温度 1、3、5 节气揭示了万物复苏需要温度 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将这几个节气涉及到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条件 水、空气、温度进行分类(见表 1),这时候,带着学生一起思考:那么种子的萌发是 不是也和这三个条件有关系呢? 2 将古诗词融合到生物学教学中 带着“植物种子的萌发是不是和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和充足的空气有关系呢?” 这个问题,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课下收集的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杜牧;“微 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观田家》韦应物……读 了这些古诗,了解春天雨水多,土地吸饱了水,种子萌发了,种子萌发可能与水有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新年都未有芳 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春雪》韩愈……通过这些古诗知道了春天天气转暖, 种子就萌发了,种子的萌发是不是与温度也有关系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李绅……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告诉 我们种植要经常松土,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植物萌发生长。 那就可以猜测空气也可能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生了解和煦的春风来了,气温慢慢升高,寒冰渐渐解冻。雪少了,雨水渐渐增多, 滋润着万物,草木开始抽出嫩芽,新绿点点。学生作出假设: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 和充足的空气可能是植物萌发的外界条件。 通过对相关节气和古诗词的分析,这个时候,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萌生了植物种 子的萌发可能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和充足的空气可能是植物萌发的外界条件。这 时,教师再带着学生一起去 38 中的阳光农场播种,来验证假设。 3 将劳动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