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古诗三首》(题临安邸) 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第12课《古诗三首》(题临安邸) 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古诗三首》 学习任务单 题临安邸 学习任务一:新旧联结,揭示题目 1.背诵《示儿》。 2.你能说说《题临安邸》题目的意思吗? 3.介绍作者。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_________(朝代)诗人。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学习任务三:再读古诗,体悟诗情 1.读这第一、二句诗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你觉得“几时休”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3.写作背景: 公元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公元1127年,金人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此时宋徽宗第九子赵构逃至江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即位,建立南宋。 南宋当权者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他们在杭州大肆修建楼堂馆所,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林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愤然在墙壁上写下了这首带有拷问意味的诗。 5.你怎样理解“暖风”“游人”“醉”的意思? 6.读着这首诗,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习任务四:比较阅读,延伸拓展 1.对比《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下面两首诗词,说一说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业设计 1.背诵《题临安邸》。 2.完成《分层作业》相应练习。 3.搜集其他爱国诗篇,读一读,积累下来。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新旧联结,揭示题目 1.背诵《示儿》。 2.你能说说《题临安邸》题目的意思吗? 题,题写。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邸,旅店。题目的意思是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3.介绍作者。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朝代)诗人。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无尽的青山,连绵的楼阁,望也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歇?暖洋洋的风吹得人如痴如醉,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学习任务三:聚焦词句,体悟诗情 1.读这第一、二句诗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2.你觉得“几时休”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读出诗人的责问,读出百姓的愤怒。因为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愤慨之情。 3.写作背景: 公元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公元1127年,金人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此时宋徽宗第九子赵构逃至江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即位,建立南宋。 南宋当权者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他们在杭州大肆修建楼堂馆所,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林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愤然在墙壁上写下了这首带有拷问意味的诗。 5.你怎样理解“暖风”“游人”“醉”的意思?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游人”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 “醉”不仅仅指陶醉、喝醉。醉酒的人终究会醒,而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沉浸在歌舞的靡靡之音中,花天酒地,早已醉生梦死,根本就不愿醒来。 6.读着这首诗,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习任务四:比较阅读,延伸拓展 1.对比《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作者都是南宋诗人,都抒发了爱国之情, 不同点: 目的不同:《示儿》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看的,《题临安邸》是写给当朝权贵们看的。 角度不同:《示儿》侧重直接表达,《题临安邸》则用讽刺的手法来体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