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青春的力量”审题指导及下水范文.doc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青春的力量”审题指导及下水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青春的力量”审题指导及下水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毛泽东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 青年人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结合材料,以“青春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审题指导】 审题角度: ①围绕“青春的力量”的内涵和外延,谈论“是什么”,回答“概念意义”和表现范围,强调重要性; ②围绕“青春的力量”,谈论“为什么”,回答来源,强调时代性; ③围绕“青春的力量”,谈论“怎么办”,回答具体做法,强调行为方式。写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整体入手剖析,也可以侧重某一个方面进行表述。 从题目的具体内涵来看: ①要抓住具体的“青春的力量”,从“最积极最有生气”“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角度,扣住青年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来阐发; ②要从青年的时代使命出发,“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青年的成长要根据时代的需要,青年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青年要站在时代的潮头把握机遇,“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素材精选】 1、周承钰:“火箭少女”,心向宇宙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发射现场,一名24岁的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员周承钰。在日常工作中,周承钰被同事亲切唤作“大姐”。但无论年龄还是个头,“大姐”其实并不大。 2014年,周承钰考取国防科技大学。求学期间,她在十人参赛只收一名女队员的高难度综合素质挑战赛中脱颖而出,“女汉子”“肯吃苦”“有毅力”成了她的鲜明标签。周承钰毕业刚来单位时,大家看她娇小,经常护着她。直到一次3公里测试,她以极强耐力和速度超过多半男同胞,大家才对她刮目相看。在完成嫦娥五号发射任务期间,面对繁重的工作,她任劳任怨,用实力征服所有人,圆满完成各项测试任务,保证了火箭顺利发射。由于任务需要,周承钰在每次任务中的定岗都不一样。换岗难,做指挥员更难,而成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难上加难!可是,“大姐”做到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承担了“国字号”的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因此,“能啃硬骨头”成了她新获得的标签。 冲得上,拉得出,打得赢。这就是周承钰——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位女指挥员的真实写照。“大姐”不大,“大姐”很强! 2、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 2021年10月15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发了一条朋友圈——出差半年……时隔八年,王亚平再次出征太空。搭乘神舟十号时,她完成了一堂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成为中国太空授课第一人。而这次搭乘神舟十三号,她将在太空待半年,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太空人。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参加空军招飞选拔并顺利入选。4年后,她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23岁那年,看到杨利伟执飞“神五”时心中就种下了航天梦。当加入航天员队伍之后,她才发现这些光鲜灿烂的时刻,只是惊鸿一瞥,更多的是面对数十年如一日地枯燥艰苦的训练和一次次激烈严酷的选拔。从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到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三年的时间里她要面对八大类近百个科目,数千小时的训练。她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从超重耐力训练、环境恶劣的救生训练,到出舱活动水下训练。她明白,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而改变,太空训练也不会因为性别而降低门槛,男航天员能坚持多久,她就能坚持多久。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内容、训练标准及要求上,她默默对自己提高了要求。正是靠着这股坚持和不服输的劲儿,王亚平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这条坎坷不平的路,她坚持了十多年。她用信念和实力,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意义。 3、全红婵:小荷尖角,豆蔻折桂 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获得冠军。作为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选手,全红婵在决赛的5跳中拿到3个满分,表现惊艳全场。即便是对有着梦之队之称的中国跳水队来说,比赛中出现这么多的满分,也是极其罕见的。 全红婵7岁开始学习跳水,11岁进入广东省跳水队,13岁入选国家队。全红婵的手形非常适合压水花,腰腹力量突出,翻腾起来毫不费力,这些天赋让全红婵赢在起跑线上。此外,出身农村的全红婵能吃苦也是出了名的,她平均每天要练习跳跃翻腾400次以上。而且,若不是因疫情延迟了东京奥运会的档期,全红婵可能还无缘本届奥运会。被问到“把水花压得这么好的秘诀是什么”,全红婵回应:“练的,自己慢慢去练呗。”接受采访时她说,因为没钱,她连游乐园都没去过。她也并不回避自己从事跳水运动是为了帮助家庭脱困:“我妈妈生病了,我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然后就很想赚钱回去给她治病,得赚好多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