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次;1总 则
1.0.1为明确特殊设施项目基本功能、性能、关键技术措施要 求,规范特殊设施项目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灾避难场所和城市雕塑等特殊设 施项目必须执行本规范。
1. 0. 3特殊设施项目建设应坚持合理布局、绿色低碳、安全运 维原则,并应远近期结合。
1.0. 4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 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 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2基本规定;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3.1 一般规定
3.1. 1城市工程管线纳入综合管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城市主干工程管线时应釆用干线综合管廊;
2敷设城市配给工程管线时应采用支线综合管廊或缆线综 合管廊。
3.1. 2综合管廊应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建设。
3.1.3当进行城市新区建设及城市更新时,应在重要地段和管 线密集区域建设综合管廊。
3.1.4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 地利用、空间布局等合理布局。综合管廊部署应结合城市地下管 线规划或使用状况,以及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 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等设施的情 况确定,并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3.1.5综合管廊工程建设规划应划定综合管廊三维控制线,明 确综合管廊各级监控中心用地范围。
3.1.6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应设置消防、通风、供电、 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标识等附属设施。
3.1.7综合管廊建造材料应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 求和环境条件等确定,主体结构材料应满足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要求。
3.1. 8综合管廊内的管线及设备应根据运行环境及应对事故危 害需要,采取防水、防潮、防火、防爆等措施。
3.1.9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 运行维护档案,并应会同专业管线单位编制管线维护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及应急预案。;3.1.10综合管廊应针对下列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应急预案:
1管线事故;
2人为破坏;
3城市内涝;
4火灾;
5对综合管廊产生较大影响的地质灾害或地震;
6其他事故。
3.1.11干线综合管廊建成后,应划定综合管廊保护范围,并应 采取监护措施。
3.2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
3.2.1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应为 100 年。
3.2.2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应采取防止漏水的措施. 结构内表面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1000;任意 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2处,且单个湿渍的面积不应 大于0. Im2 o
3.2.3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抗震设防标准应按乙类构 筑物确定。
3.2.4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露出地面的口部构筑物应 同周边城市景观相协调。有开孔口的口部应提高口部高程、设置 密闭盖板或采取其他防止地面水倒灌的措施,满足内涝防治重现 期不少于100年的防内涝要求。有洪水威胁的地区,其开口标高 不应低于防洪水位以上o. 5mo
3.2.5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露出地面的口部构筑物应 采取防止无关人员及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3. 2. 6干线综合管廊内部净高不应小于2. Im。
3.2.7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的检修通道净宽,应满足 人员通行、巡检、维护,以及管道、配件、设备运输的要求,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廊内两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应小 于 1. Om;
2管廊内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应小 于 0. 9m。
3. 2. 8纳入天然气管道的综合管廊舱室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与 报警系统。
3.3缆线综合管廊
3.3.1缆线综合管廊内不应敷设天然气管道、蒸汽管道。
3.3.2缆线综合管廊管线分支口应满足地块集中接入点需求, 分支口的内部空间应满足最大截面缆线的转弯半径要求。;4防灾避难场所
4.1建设要求
4.1.1防灾避难场所应根据其配置功能级别、避难规模和开放 时间等划分为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
4.1.2防灾避难场所应优先选择地势较高、地形较平坦、有利 于排水和空气流通、具备一定基础设施的公共空间;避难建筑应 优先选择抗灾设防标准高、抗灾能力好的公共建筑。安全性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避开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的地 段,以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并应避开行洪 区、分洪口、洪水期间进洪或退洪主流区及山洪威胁区、高压线 走廊区域;
2应避开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生产存储场所,严重污 染源,以及其他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段,并应位于安全距离外;
3应避开周边建(构)筑物垮塌和坠落物影响范围,并应 位于安全距离外;
4防灾避难场所场地严禁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穿越, 场地周边敷设应满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