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社2023李靖靖精品电影赏析(第二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

高教社2023李靖靖精品电影赏析(第二版)教案第三单元.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电影赏析》教案 《精品电影赏析》教案 第三单元:言语之间蕴内涵 教学目标: 一、掌握电影台词相关知识。 二、分析电影《建国大业》的台词。 三、体会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思想,强化“团结协作”意识。 四、小组合作完成微电影台词设计。 教学过程: 一、题解 电影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这与音乐、舞蹈、建筑、文学、工艺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电影语言,众所周知是视听语言。它既诉诸于视觉,也有赖于听觉。在电影的“听觉”语言当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台词,台词的介入使得电影作品的表现力更强,刻画人物性格更为细腻。 二、台词相关知识 电影台词——即电影中人物的语言,是构成电影剧本的基石。没有台词,便无法顺畅的铺展电影剧情,无法更好的展现人物矛盾。 台词可以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释义特点: (一)对白 对白,简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电影语言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用以交代对话人之间的关系,凸显剧中人物的性格,渲染其情绪,并以此来加快影片节奏、推动故事发展、深化主题思想。 (二)独白 独白,是指剧中人物在镜头中对其内心思想的外在表达,是把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直接倾诉给观众的一种艺术手段,这类似于文学作品当中的心理描述,常出现于人物内心活动最剧烈、复杂的场面。由于文字表述可以非常准确直接的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活动。因此电影独白非常巧妙的模仿了文字的这一特点,将剧中人物的有声语言灵活运用到电影之中,以主观的镜头视点为观众呈现出角色真实的内心世界,描绘出其复杂的性格特征。 (三)旁白 旁白,是以解说词的形式直接告知观众,叙述者不在镜头画面中出现。而是以画外音的形式直接向观众娓娓道来,常用于人物自身内心活动的披露和对其他人物的评价。电影旁白类似于小说的“介入叙事”手法,但其功能更加多样化,除却简单的叙述功能之外,它还可以交代情节走向、展现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氛围等。 另外,还有一种“潜台词”,是演员并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却能够瞬间领悟。这种言外之意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真正的说话目的和潜在的心理动机,并迅速击中观众的内心。 三、影片《建国大业》相关情况 (一)基本信息 编剧:王兴东、陈宝光 导演:韩三平、黄建新 主演: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等 上映时间:2009年 获奖情况: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突出贡献大奖(韩三平);第15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导演奖(黄建新、韩三平);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王丹戎)。 剧情简介 电影《建国大业》是以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为时代背景,围绕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北上、军事南下”战略方针,紧紧抓住“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筹备”这一历史事件,并以此为核心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诞生确立。 (三)主题阐释 这部电影非常形象的为观众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与国民党独裁统治斗争的同时,团结和吸引各民主党派共同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四、《建国大业》台词分析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一系列典型片段的对白运用可以说恰到好处。 (一)重庆谈判记者会 记者:我注意到今天两位都穿着中山装,那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一样的着装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蒋介石:中山装,是民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正式着装。中正,身为国府主席,今天是代表政府迎候毛先生莅临陪都,自然要穿中山装以显庄重。 毛泽东: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中山先生的传人都穿中山装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在这里,蒋介石只是就记者的问题做出了回答,而毛泽东则把这个问题做了升华,提升到两个党派本是一家,他之所以会这样回答,是因为这个时候毛泽东和共产党对国民党是存有期待的,他们认为,同为中国人,作为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继承者,期望着能够跟国民党、各民族党派乃至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在一起,共同建立起一个不受外敌欺辱,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这几句台词就足以揭示毛泽东所代表的共产党人想要为民主、和平奋斗的决心。其实这同样也是人民大众的心声。正是由于共产党人的行为思想顺应了民心,才得以谱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必然结局。 (二)蒋介石中山陵谋划开国大 宋美龄:国大召开的日期能早一天确定,美国的援助也就能早一天落实。 蒋介石:开国大,只有一个国民党是不成的。既然中共不来,那就算了。摆花瓶,有那些民主党派也就可以了。 宋美龄:中共和中间党派,坚持重庆的政协会议决议,这事可怎么解决呀? 蒋介石:对于张澜呢,安抚为主。对于中共,就要一面打一面哄喽。什么时候毛泽东的军队打光了,也就不用再哄了。 这段对话虽然比较简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