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素养试题(1)_20200911162755.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素养试题(1)_20200911162755.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小学五年级语文素养试题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一、积累园。 (一)填空题。 1.明代文学家徐渭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上联是对青年人说的,下联是老 年人的感慨。这对联中的四个“好”字,注音依次应是 : (1) (2) (3) (4) 2.(1) 滴 水 能 把 石 穿 透 , 。 (2) , 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 (3) 江 南 几 度 梅 花 发 , 。 (4)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第(1)(2)句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 、 。 第(3)句中“发”的意思是 ,第(4)句中“发”的意思是 。 3.《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 此笔名出自一句诗歌: , 。《芙蓉楼送辛渐》 “千ft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藏头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周郎”指的是 。 ,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 的《 》 ,表现了作者 。 7《. 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台湾女作家 写的。这本书主要写了她 时候的故事。里边的主要人物有 、 和 。 8.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 曹操杀华佗—— ——( ) 太阳底下点灯—— ( ) 泥菩萨过河—— (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千里送鹅毛 —— ( ) 起重机吊鸡毛—— ( ) (二)选择题。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优秀,看不起别人时,我会告诉他( ) A 有志者事竟成 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言必信 ,行必果 D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提起“不耻下问”,回想起《论语》中这样的话( )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 ) A《安徒生童话》B《格林童话》 C《伊索寓言》 D《稻草人》4.下面故事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 卧薪尝胆 B 赤壁之战 C 三顾茅庐 D 草船借箭?9.把古诗补充完整 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动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 A 《囚歌》??? B 《国歌》??? C 《革命者歌》??? D 《正气歌》 夏洛第一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 )。 A 王牌猪???????? B 无敌猪?????? C 伟大???????? D 第一名7.《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义绝”是( )。 A 曹操???????? B 刘备?????? C 张飞???????? D 关羽8.最能体现林冲被逼上梁ft的事例是 ( ) A 风雪ft神庙 B 被逼野猪林 C 妻子被霸占 D 白节堂被捉 二、阅读屋。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做个快乐读书人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 )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呆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 )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 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 )浪费了时间。( )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语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因为没有新东 西,而变得危险了。”(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思”是讲“思索”,让学习过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 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还是“习”,又或是“思”呢?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l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6 分) (1)精读: (2)浏览: 2.选择下列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2 分) A.虽然……但是…… B.不仅……还…… C.既……又…… D.因为……所以…… 3.填空。(5 分) 作者把“读书的过程”比作 ,还比作 :你会把“读书的过程”比作 。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孔子的名言,他的原句是: 。 再写一句有过读书的名言: 。 5.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个快乐

文档评论(0)

139****0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