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3.040.50M19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952-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数字用户线(DSL)多线对绑定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Access Network-DSL Multi-Pair Bonding2009-09-01实施2009-06-15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1952-2009目次前言·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4缩略语5概述·6.DSL 多线对绑定体系构架7DSL 多线对绑定的实现方式·8管理要求·9DSL 多线对绑定的初始化附录A(资料性附录)IEEE 802.3-2005的术语与层之间的关系2附录B(资料性附录)便于频谱优化的可选的初始化过程2附录C(资料性附录)ATM绑定协议的初始化示例·28附录D(资料性附录)链路状态转换··30附录E(资料性附录)导出端到端时延的算法实例·附录 F(资料性附录)ADSL2+VDSL2 的时延差异的考虑·+
YD/T :1952-2009前言本标准参考了ITU-TG998.1《基于 ATM 的多线对绑定》、ITU-T G998.2《基于以太网(Ethernet)的多线对绑定》和IEEE802.3-2005《CSMA/CD存取方法和物理层规范》。本标准还参考了下列标准:YD/T1323-2004《接入网技术要求-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YD/T 1239-2002《接入网技术要求——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系统》一单线对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SHDSL)》YD/T1185-2002《接入网技术要求YD/T 1064-2000《接入网技术要求-一无话音分离器的低速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lite)》一扩展频谱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YD/T1530-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B、C、D、E、F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立权、张博山、李际涛、潘波龙、周惠琴、鲁林丽、韩永利1
YD/T 1952-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数字用户线(DSL)多线对绑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用户线(DSL)多线对绑定的参考模型、体系构架、实现方式、管理要求和初始化过程等。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基于ATM或以太网方式的DSL多线对绑定,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基于TDM方式的DSL多线对绑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TU-T G994.1数字用户线收发器握手机制ITU-T G997.1数字用户线收发器物理层管理IEEE 802.3CSMA/CD存取方法和物理层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DSL 多线对绑定 DSL Multi-pair bonding通过对DSL线对两端的实体进行配置,多个线对可以组成一组,对于在这一组线对上与在一对线对上传输的数据,数据(ATM或以太网)处理是相同的,通过多线对绑定,提高了DSL局端和用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带宽。3.2基于 ATM 的 DSL 多线对绑定 ‘ATM Based DSL Multi-pair bonding在多线对上传输 ATM信元的DSL多线对绑定技术,对ATM信元头进行修改,并增加自治状态消息完成管理功能,实现在 DSL多线对上承载ATM数据流。3.3基于以太网的 DSL 多线对绑定 Ethernet Based DSL Multi-pair bonding在多线对上传输以太网包的DSL多线对绑定技术,对以太网包进行分片,通过汇聚功能实现在DSL多线对上承载以太网数据流。
YD/T 1952-2009缩略语4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TM适配层-5AAL5ATM Adaptation Layer - 5接入节点ANAccess Node自治状态消息ASMAutonomous Status Message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ATM-传输汇聚ATM-TCATM -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比特错误率BERBit Error Ratio绑定汇聚控制协议 Bonding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BACP连接允许控制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CAC信元丢失优先级CLPCell Los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DT 1471-2006基于IP的二层虚拟专用网(VPN)业务技术要求.pdf
- SCT 2026-2007太平洋牡蛎 亲贝.pdf
- QX_T 230-2014中小学校雷电防护技术规范.pdf
- YDT 1428.4-2005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测试方法(CAMEL3) 第4部分:业务控制点(SCP)短消息业务(SMS).pdf
- SCT 1015-2006鲢、鳙催产技术要求.pdf
- SL 199-1997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电路设计规定.pdf
- SY 5778-2008岩石热解录井规范.pdf
- QB_T 4126-2010发用漂浅剂.pdf
- SY_T 5964-2019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使用规范.pdf
- SN_T 2577-2010进出口蜂王浆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