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135.32016代替SV/T1135.3-2003马铃薯帚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otato mop-top virus2016-12-12发布201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1135.3—2016前言SV/T1135系列标准共分为13部分:第1部分:马铃癌肿病检疫鉴定方法;第2部分:马铃翼黄化矮缩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第3部分:马铃冀币项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第4部分.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第5部分:马铃葬环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第6部分:马铃薯排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第7部分:马铃薯A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第8部分:马铃薯坏症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一一—第9部分:马铃离青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第10部分:马铃薯V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第11部分:马铃皮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一第12部分:马铃薯M病毒检疫鉴定方法;第13部分:马铃葬Y病毒检疫鉴定方法。本部分为SV/T1135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SN/T1135.3-~2003《马铃薯帚顶病检疫鉴定方法》。本部分与SN/T1135.3--2003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删除了*引言”;一删除了“术语和定义”章;增加了“马铃薯带项病毒基本信息”一章;一删除了“现场检疫与抽样”一章:增加了“检测方法”一节;修改了RT-PCR检测方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结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1。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明福、张永江、丁小兰、相宁、李桂芬、魏梅生、陈枝楠、黄文胜、张成良。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1135.3--2003。1
SN/T 1135.3--2016马铃薯帚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马铃薯帚顶病毒检疫鉴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所有进境种薯、商品用薯、组培苗和脱毒苗等马铃薯种质中马铃薯帚顶病毒的检疫鉴定以及马铃薯帚顶病毒引起病害的田间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1840植物病毒免疫电镜检测方法SN/T 212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3马铃薯帚项病毒基本信息中文名:马铃薯帚顶病毒学名:Potato mop-topuirus缩写:PMTV分类地位:帚状病科(Virgaviridae)马铃薯常顶病毒属(Pomouirus)。马铃薯帚项病毒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4方法原理马铃薯帚顶病毒的血清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是检疫鉴定的主要依据。5仪器设备、用具及试剂5.1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0.0001g)、小型离心机、台式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锅、酶标仪、普通PCR仪、电泳系统、pH计、凝胶成像系统、4℃冰箱、超净工作台、一80℃超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制冰机、涡旋振荡器、微波炉、电子透射显微镜等。5.2用具可调移液器(2.5μl、10μL、20μl.、100μl、200μl.、1000μL、5000μL)及相应的无RNase吸头、无RNase离心管、PCR管、研钵、样品袋、标签等。5.3试剂有特殊说明除外,所有实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
SN/T1135.32016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见附录B)、RT-PCR检测试剂(见附录C)。6样品制备抽样按照SN/T2122的规定进行。将马铃薯块茎种植在隔离温空,于25℃生长并进行症状观察。待长出3片~4片叶后将表现症状的植株编号.未表现症状的植株分组(10株为1组)并编号。采集的叶片进行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T-PCR、免疫电镜检测或生物学测定。7检测方法7.1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见附录B,其他有效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方法可参照试剂说明书操作。7.2RT-PCR检测见附录C。7.3免疫电镜检测按照SN/T1810中的方法进行电镜观察,参照附录A病毒粒体形态判定免疫电镜检测结果。7.4生物学测定见附录D。8结果判定7.1、7.2、7.3和7.4中的两种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判定检出马铃薯帚顶病毒。9样品保存与记录结果9.1样品保存经检验确定携带马铃薯帚顶病避的样品应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马铃薯病薯块及叶片样品在20℃或一80℃冰箱中保存,试管苗保存于组培室中,做好标记和登记工作。保存期满后,需经灭活处理。9.2结果记录与资料保存完整的实验记录要包括:样品的来源、种类、时间,实验的时间、地点、方法和结果等,并要有经手人和实验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_T 4735-2014偏振式三维立体眼镜.pdf
- SC_T 7210-2011鱼类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检测方法.pdf
- SCT 7209.1-2007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 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pdf
- SY_T 10037-2010海底管道系统.pdf
- QB 2138.2-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食具消毒柜的特殊要求.pdf
- SC_T 7219.3-2015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3部分:鲢三代虫病.pdf
- SHT 0775-2005沥青弯曲蠕变劲度测定法(BBR法).pdf
- QB 1957-1994铝锅.pdf
- SJT 10358-1993自动装配用无引线电器件的带式包装.pdf
- TB_T 3368-2018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光纤直放站网络管理系统技术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