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367-1998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pdf

SYT 5367-1998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180.99E 10SY备案号:2636—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367—1998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Methods for calculating oil recoverable reserves1999 - 03 - 03 发布1999-10-01实施发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SY/T 5367—1998目次IV前言范围12引用标准3定义....4分级分类5技术可采储量计算+...a..a.......-F.21经济可采储量计算.625符号注释附录A(标难的附录)II SY/T 5367—1998前言石油可采储量是制定油田开发规划的物质基础,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编制调整方案的依据。石油可采储量计算的主要内容是:计算石油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及其货币价值。SY536789《油田可采储量标定方法》于1989年3月31日发布,1989年10月1日实施。标定方法实施八年来,为我国油田可采储量计算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由于我国油田开发工作的发展,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的完善,从生产到管理部门产生了对计算方法进行修改的要求,本标推就是在SY5367一89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并且增加了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和可采储量的分级分类等内容。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原SY5367一89《油田可采储量标定方法》即行废止。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本标推起草人俞启泰谢绪权李炎波IV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367—1998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代替SY5367—89Methods for calculating oil recoverable reserve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可采储量的分级分类、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主要地质类型和驱动方式油藏的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的可能性。GBn269—88石油储量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可采储量见GBn269。3.2技术可采储量是指依靠在现有井网工艺技术条件下,获得的总产油量。水驱油藏一般测算到含水率98%,其他驱动油藏开采到技术废弃产量时的累积产油量。3.3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井网、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从油藏获得的最大经济产油量。3.4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是采用投人产出平衡的基本经济原理,根据油藏地质评价、油藏工程评价和油藏地面工程评价提供的技术参数与经济参数,编制出该油藏的现金流通表,计算该油藏在累积净现值大于零,而年净现金流等于零年份时的系积产油量。对新开发油藏来说,此产量是该油藏的经济可采储量;对已开发的油藏来说,则是剩余经济可采储量。4分级分类4.1分级分类依据油田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不同技术经济条件是分级分类的依据。4.2分级分类系统可采储量分级分类系统见图1。5技术可采储量计算5.技术可采储量计算阶段划分技术可采储量计算可分为下列三个阶段:a)开发前阶段。1999-10-01实施国豪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03-03批准1 SY/T 5367--1998可采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已开发未开发技术可开发暂不能开发经济图1石油可采储量分级分类图b)开发初期阶段,水驱油田开发综合含水一般达到40%左右以前。c)开发中、后期阶段,水驱油田开发综合含水40%左右以后。5.2开发前阶段可采储量计算5.2.1经验公式法5.2.1.水驱砂岩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Er = 0.274 - 0.111 6lgμx + 0.097 46lgK - 0.000 180 2hcef- 0.067 41 Vx + 0.000 167 5T·(1)公式(1)应用的参数变化范围见表1。表1式(1)中各项参数的分布范围参数平均渗透率井网密度油水粘度比平均有效厚度变异系数油层温度cf10 °3 μm?hrm? /wellm变化范围1.9~162.569 ~ 3 00030.0~99.55.2~35.02.3~24.00.26~0.92平均值36.788316.79.40.6863.0K + 0.346 4§ + 0.003 871 fE = 0.058 42 + 0.084 61 lg(2 SY/T 5367—1998公式(2)应用的参数变化范围见表2。表2式(2)中各项参数的分布范围参数空气渗透率井网密度地层原油粘度有效孔隙度10-3μm²well/km?mPas变化范围0.5~154.04.8 ~~8 900.00.15~0.333.1~28.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