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006-2011包装材料用油墨中有机挥发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ds in printing inks used for packagingmaterials--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2012-04-01实施2011-09-09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SN/T 3006—201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振兴、袁丽凤、邬蓓蕾、华正江、徐善浩、孙君猛。
SN/T 3006—2011包装材料用油墨中有机挥发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包装材料用油墨中有机挥发物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本标准适用于有机挥发物含量大于或等于℃1%质量分数的包装材料用油墨的测试。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有机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pmpounds; VOC在101.3kPa标准压力下,任何熔点低于室温而初沸点低于或等于1250℃的有机化合物总称。3原理试样用溶剂稀释后,注气相色谱使样品中各种有机挥发物分离,对各种有机挥发物进行定性后,再用内标法对有机挥发物进行定量测定。4试剂和材料4.1载气:氮气或氨气,纯度≥9d.995%4.2燃气:氢气,纯度≥99.995%4.3助燃气:空气。4.4辅助气体;氮气或氨气,纯度≥99.995%。4.5内标物:试样中不存在的化合物,且能够在色谱图上与其他成分完全分离。纯度≥99%,或已知纯度。例如:异丁醇、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二甲醚或二乙二醇二甲醚等。4.6校准化合物:本标准中可能使用的校准化合物参见附录A。校准化合物的纯度≥99%,或已知纯度。注:附录A中的校准化合物为油墨中可能存在的有机挥发物,可根据试样中有机挥发物定性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校准化合物。4.7稀释溶剂;用于稀释试样的有机溶剂,不应含有任何干扰测试的物质,纯度≥99%,或已知纯度。例如:乙腈、甲醇或四氢呋喃等溶剂。在实际样品分析时需要根据样品的定性结果进行选择,不能选择可能干扰有机挥发物分析的化合物做溶剂。4.8 标记物:用于按 VOC定义区分 VOC组分与非 VOC组分的化合物。本标准中正十四烷(沸点252.6℃)用作非极性柱上分析时使用的标记物,已二酸二乙酯(沸点251℃)用作极性柱上分析时使用的标记物。1
SN/T 3006—20115仪器和设备5.1气相色谱仪,具有以下配置:配置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并且汽化室内衬可更换;一配置程序升温控制系统;一配置质谱仪(MS)或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柱:苯基改性或不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或聚乙二醇毛细管柱。5.2微量进样针:10μL。5.3具塞玻璃离心试管:25 mL。5.4配样瓶:约20mL的玻璃瓶,具有可密封的瓶盖。5.5天平:感量 0.1 mg。6分析步骤6.1推荐使用的色谱条件6.1.11色谱条件1如下:a)色谱柱(基本柱):聚二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30 m×0.32 mm(内径)X1.0 μm,或相当者;b)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温度:260℃;c)d)柱温:40℃保持4min,然后以10℃/min升至230℃保持10min;e)载气流量 3.0mL/min;f)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30:1;g)进样量:1.0μL。6.1.21色谱条件2如下:a)色谱柱(确认柱):聚乙二醇毛细管柱,30m×0.32mm(内径)×0.25μm,或相当者;b)进样口温度:250℃;c)FID检测器温度:260℃;d)柱温:60℃保持4min,然后以10℃/min升至230℃保持10min;e)载气流量3.0mL/min;f)分流比:分流进样,分流比30:1;g)进样量:1.0μL。注:也可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性能及待测试样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气相色谱测试条件。6.2定性分析6.2.1定性鉴定试样中有无4.6中的校准化合物。优先选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也可以利用带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使用6.1中给出的气相色谱测试条件,分别记录4.6中校准化合物在两根色谱柱上的色谱图,对被测试样进行双柱定性。6.2.2如果出现4.6中校准化合物之外的化合物,并且其含量大于1%,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该化合物,并利用纯度大于99%或已知纯度的该化合物作为校准化合物测定其相对于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然后测定其含量;如果出现4.6中校准化合物之外的化合物,而其含量小于或等于1%,则假设其相对于内标物的校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DT 1271-2003通信设备用铃流信号发生器.pdf
- SCT 7209.3-2007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 第3部分:透射电镜诊断法.pdf
- YD_T 1007-2014接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pdf
- NY_T 3085-2017化学农药 意大利蜜蜂幼虫毒性试验准则.pdf
- NY_T 1464.53-201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53部分:杀菌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pdf
- QB_T 4381-2012吸尘器集尘袋内层纸.pdf
- QB 2123-1995制革机械尺寸规格系列.pdf
- SY_T 5480-2016固井设计规范.pdf
- SB_T 231-2013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产品的标志、运输与贮存.pdf
- SN 0863-2000进出口肉及肉制品中镍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