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 060A 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The intensity grade of rainfall process2016-09-29发布2017-03-01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341—2016目次前言范围12术语和定义3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RSI/RPI计算方法4+..........6参考文献.·I
QX/T341—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莉萍、王秀荣、王维国、张立生1
QX/T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及其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站和区域降雨过程的监测、评估及服务。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降雨量rainfall从天空降到地面上的雨,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注:以毫米(mm)为单位。2.2降雨过程rainfallprocess单站或区域降雨开始到降雨结束。3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利用240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雨量(前日08时至当日08时、前日20时至当日20时),基于降雨强度、覆盖范围、持续时间三个指标,计算单站/区域(需设定)降雨过程强度指数(RSI/RPI),根据降雨过程强度指数划分为特强、强、较强、中等和弱五个等级,见表1。表1降雨过程强度等级划分表降雨区降雨过程强度指数值降雨过程强度等级1≤RSI≤4特强(I级)强 (Ⅱ级)4RSI≤8单一测站8RSI≤12较强(Ⅱ级)中等(IV级)12RSI≤16RSI16弱 (V级)1RP[≤12特强(I级)12RPI≤24强 (ⅡI级)较强(Ⅱ级)区域24RPI≤36中等(IV级)36RPI≤64弱 (V级)RPI641
QX/T341—20164RSI/RPI计算方法4.1降雨区划分利用800mm年平均降水量值(AAR)和百分位数95%对应的日雨量(DP95%)划分全国降雨区。800mm年平均降水量界线利用气候标准值30年降水观测值计算;日雨量(≥0.1mm)按百分位法,从小到大排序,取百分位数95%对应的值,见表2。表2降雨区的划分标准降雨区划分标准1区AAR800mm且DPg5%20mm2 区AAR≥800mm且DPg95%35mm3区AAR800mm且DP95%≥20mm4区AAR≥800mm且DPg5%≥35mm4.2降雨过程单站降雨过程:单站日雨量达到表3标定区间的第一天计为单站降雨过程开始,最后一天计为单站降雨过程结束。区域降雨过程:设定区域内5%以上的测站日雨量达到表3标定区间的第一天计为区域降雨过程开始,最后一天计为区域降雨过程结束。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降雨过程为弱降雨过程。4.3降雨过程评价指标计算4.3.1降雨强度(R)计算和指数划分降雨强度(R):日雨量达到表3标定区间的测站日最大雨量和过程平均日雨量的加权。To2rd-Z(rmx): +(1-w) × )Cd*-T。R=:(1)n式中:权重,区域降雨过程中取0.5,单站降雨过程根据当地情况可作调整;w按照4.2区域降雨过程定义选取的测站个数,i取值范围[1,n];n按照4.2区域降雨过程定义选取测站的日最大雨量值,单位为毫米(mm);rmaxT。——降雨过程持续时间,单位为天(d),d取值范围[1,T。];按照4.2区域降雨过程定义选取测站的日雨量值,单位为毫米(mm)。rd对降雨强度指数(I)划分见表3。2
QX/T341—2016表3降雨强度指数划分表降雨强度(日雨量,R)降雨区降雨强度指数(I)mm/d1≥40.02 30.0~39.91区320. 0~29. 9410.0~19.91≥80.02 60.0~79.92 区3 区340.0~59.9420.0~39.91≥100.0275. 0~ 99. 94 区350.0~74.9425.0~覆盖范围(Cp)计算和指数划分降雨覆盖范围(Cp)为达到表3定义的降雨强度的测站占设定区域的比例Cp=n...(2)N式中:一一按照4.2区域降雨过程定义选取的测站个数;nN一设定区域测站总个数。对降雨覆盖范围指数(C)划分见表4。表4降雨覆盖范围指数划分表覆盖范围(Cp)降雨区覆盖范围指数(C)%1≥70240~69.9区域320~39.9420持续时间(T。)计算和指数划分4.3.3降雨持续时间(T。)为4.2定义的单站或区域降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T。= T。- T,+ 1...(3)式中:3
QX/T341—2016T-降雨过程结束时间(公历日期);一一降雨过程开始时间(公历日期)。T.-对降雨持续时间指数(T)划分见表5。表5降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Y 6279-2008大型设备吊装安全规程.pdf
- SJT 10124-19912TW8-11型数字微波接力设备.pdf
- SJT 10615-1995按能力批准程序评定质量的电子设备用信号变压器分规范.pdf
- QB 1581-1992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pdf
- QB 1271-1991毛皮成品--收缩温度的测定.pdf
- SYT 5689-2006单螺杆抽油泵地面驱动装置.pdf
- NY_T 1464.37-2011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37部分:杀虫剂防治蘑菇菌蛆和害螨.pdf
- SY 6432-2010浅海石油作业井控规范.pdf
- SC_T 2054-2012鮸状黄菇鱼.pdf
- SN_T 4325-2015西表伊蚊鉴定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