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59. 080. 20FZW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32009—2006亚麻粘胶混纺本色纱Flax viscose blended grey yarn2006-05-06 发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FZ/T 32009—2006前言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五常纺织厂、黑龙江省圆宝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莱州红发盛和纺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小凡、何宪尧、王迎花、王云波、顾子龙、贾永海。
FZ/T 32009—2006亚麻粘胶混纺本色纱t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亚麻45%及以上的麻粘混纺本色纱(以下简称“麻粘纱”)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麻粘纱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0—1997,eqvISO1833:1997)GB/T3292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均试验方法电容法GB/T4743-1995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 32001—1998亚麻纱FZ/T32004—1996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3产品品种规格3.1麻粘纱的线密度以1000 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3.2麻粘纱的公定回潮率:根据麻粘纱干重混纺比加权平均计算。亚麻公定回潮率为12%,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公定回潮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精确至一位。计算见式(1):W - (WL× P+Wr X Pr)/100(1)式中:W--麻粘纱公定回潮率,%;W.--亚麻公定回潮率,%;PL—亚麻含量,%,Wr——粘胶公定回潮率,%,PR=一粘胶含量,%。3.3麻粘纱的标准重量:100m麻粘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m(g)按式(2)计算:m = pr/10(2)式中:m-—100 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单位为克(g);纱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3.4100 m麻粘纱的标准干燥重量mog)按式(3)计算:mo -- 0. 1p/(1 +W)(3)1
FZ/T 32009—2006式中:-100m纱的标准干燥重量,单位为克(g);P——纱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W——纱公定回潮率,%。3.5麻粘纱设计线密度应与其最后成品公称线密度相符。3.6麻粘纱线密度(特克斯)与英制支数换算见式(4):p: = 590. 5/N.**(4)式中:纱的线密度;N。---纱的英制支数。4要求4.1麻粘纱技术要求见表1。裘1麻粘纱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条干均勾度线密度/单纱强力百米重量单纱断裂条干均匀等百米重量黑板条1g内纱粗节/tex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强度/别度变异系偏差/(%】干均勾结杂质(个/纤维含量(英制支数)(CW/(cV/(eN/tex)数(CV)/不大于度/分总粒数400 m)(%)(%)(gf/tex)(%)优174.01002780054及以上6.0205.080311201(10.9及以下)(6. 1)226.070331503优184.010029800符合38~545.9225.0±3.580321201FZ/T 01053(15. 5~10. 9)(6.0)246.070341503要求优10030800184.038及以下5.9225.080331201(15.5及以上)(6.0)246. 070351503注:黑板条于均匀度和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任选其一,但不得变更。4.2麻粘纱条干均匀度和纱结杂质样照采用FZ/T32004一1996中4.4中一等纱样照。4.3分等规定4.3.1麻粘纱规定同一品种一昼夜三班的生产量为一批。如果经常有两班或单班生产者,可以一叠夜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实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麻粘纱的品等。4.3.2麻粘纱的品等分为优等、一等、合格品。4.3.3麻粘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V(%)、条干均匀度、粗节和1g内纱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五项的品等不同时,按五项中最低一项品等评定。4.3.4麻粘纱的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4.3.3评等的基础上顺降一等处理,降至合格品为止。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R_T 0146.7-2016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审计指南 第7部分:期货公司.pdf
- LY_T 3268-2021CN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规程.pdf
- JGT 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pdf
- JBT 7420-1994高精度卧式车床 技术条件.pdf
- DB23-T1257-2008城市绿地土壤养分测定技术规程.pdf
- DB37T 980-2007KTV服务质量规范.pdf
- DB44_T 960-2011化妆品中七种萘二酚的测定.pdf
- DB37_T 3243-2018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棉花.pdf
- JB_T 14158-2021CN立体电影激光放映银幕架系统.pdf
- HJ 651-201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