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100P 60DL备案号:2636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 T 1117 2009核电厂常规岛焊接工艺评定规程The specification of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for Conventional Island of nuclear power station2009-07-22发布200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 /T 1117—2009目次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焊接工艺评定条件及规则5试件、试样及检验、试验6焊接工艺评定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符号和缩略语.附录B(资料性附录)国内常用钢材分类分组表21附录C(资料性附录)国内常用焊接材料分类分组表25附录D(资料性附录)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报告推荐格式28附录E(规范性附录)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样形状尺寸34
DL/T 1117—2009表5(续)试件类型评定的焊接位置适用焊件焊接位置状管状水平转动焊(1G)IG 及 IF、2F1G重直固定焊(2G)2G 及 2FIG、2G 及 2F管状水平固定焊(5G)1G、3G、4G 及 1F、3F、4F1G、5G 及 4F、5F45°定烊(6G)所有位置所有位置注1;在立焊位中,当根层焊道从向上焊改为向下焊或反之,应重新评定。注2:直径D≤60mm管子的气焊、钨极情性气体保护焊,水平固定焊评定可适用于焊件所有焊接位置,注3:管子全位置自动焊时,应采用管状试件进行评定,不可用板状试件代替4.8.3未要求冲击或硬度试验时,管状或板状试件任何一个位置的评定适用于焊件全位置的焊接。4.8.4评定方案有特殊要求的按其规定的焊接位置评定。4.9焊接工艺规范4.9.1各种焊接工艺规范有效范围仅限于对评定中应用的如电极直径、焊接材料及保护气体等有效。对给定的焊接工艺规范,多道熔敷和单道熔不得互相替代。4.9.2:评定多焊接工艺规范中的每个焊接工艺规范,应单独或与其他工艺规范关联进行,且多工艺规范的评定仅对按照评定中的顺序应用有效,4.10电源种类当有下列情况时,应补充做冲击试验:a)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形式,由喷射过渡、熔演过渡或脉冲过渡改变为短路过渡,或反之。b)直流电源增加或取消脉冲。c)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或反之。d)改变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电弧焊的电源种类和直流电源极性。4.11焊接热输入量4.11.1焊接热输入量增加或减少超过评定值时,应增焊试件补充冲击韧性试验,具体如下:a)当要求控制焊接热输入量及有冲击试验时,评定热输入量上限比试件焊接时增大超过25%。b)当要求硬度试验时,评定热输入量下限比试件焊接时减小超过25%。c)已进行的评定,焊接电流或电弧电压波动范围超过±15%:4.11.2除焊条电弧焊和极情性气体保护焊外,焊接电流或电弧电压波动范围的改变,可用送丝速度范围的改变代替焊接电流的改变。4.12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4.12.1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不宜超过评定方案所拟定的参数值。4.12.2当预热温度比评定方案拟定的温度降低50℃及更多时,应重新评定。4.12.3层间温度提高超过50℃C时应增焊试件补充冲击韧性试验,但当焊接接头需经高于上临界点( Aes )焊后热处理或当奥氏体不锈钢焊后经固落化处理时除外。4.12.4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其他相关要求应符合DL/T1118—2009中5.2的规定。4.13焊后热处理4.13.1评定试件焊后热处理(PWHT)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应与焊接接头所在产品的热处理条件相当。在热处理温度下累计时间不应少于产品热处理所用时间的80%,但可在一次热循环中完成。4.13.2当焊后热处理温度高于上临界点(4c,)温度,适用于产品的焊缝最大厚度为评定试件厚度的1.1T。8
DL/ T 1117 —20094.13.3增加或取消焊后热处理均应重新评定。4.13.4焊接间歇后的后热次数改变超过10%、规定的焊后热处理条件改变或在焊后热处理温度下的总时间增加超过25%时应重新评定。4.13.5除有特殊规定外,产品焊件焊后热处理温度的有效范围应为评定报告中规定的保温温度±20°℃。4.13.6在所有母材金属上堆焊铬镍奥氏体耐腐蚀层时,经评定的焊后热处理条件改变时应重新评定。4.13.7焊后热处理的其他相关要求应符合DL/T1118—2009中5:6.的规定。4.14焊接气体4.14.1正面及背面保护气体出现以下情况,应重新评定:a)从某一单一保护气体改变为另一种单一保护气体。b)从单一组分保护气体改变为混合气体或反之。c)改变混合保护气体的百分比组成。(p增加或取消保护气体。4.14.2可燃或助燃气体压力改变超过评定范围,应重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1_T 466-2009公共汽(电)车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pdf
- DB11T 103-2008摄影业服务操作规程.pdf
- HJ 706-201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噪声测量值修正.pdf
- JBT 5818.2-1991电线电缆绞制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 束绞设备.pdf
- GH_T 1105-2015茶行业网店经营管理规范.pdf
- LY_T 1361-1999单板挖孔机.pdf
- JB_T 9132-2022CN烧结铁磷软磁材料 技术规范.pdf
- LYT 1647-2005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导则.pdf
- MTT 1025-2006煤炭检测报表规范(动力煤).pdf
- NB_T 20155-2012核电厂安全级电气设备老化管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