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130-1993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机械转矩率试验方法.pdf

JBT 7130-1993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机械转矩率试验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130-93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机械转矩率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机械转矩率测量的原理、方法和设备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的机械转矩率。也适用于精确地测定其它材料平螺旋形元件的机械转矩率。2引用标准GB 2900.4 电工术语电工合金GB 4461热双金属带材3术语、定义和代号3.1热双金属乎螺旋形元件一由热双金长条顺其长度方向,使其侧边保持在垂直于轴平面上盘绕而成的部件。3.2机械转矩率一一转矩对偏转角度的比率。用来衡量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的刚性。代号为M。4 基本原理向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施加一转矩,测量由此而引起的角度偏转。所施加的转矩不能超过平螺旋形元件的弹性极限。热双金属平螺旋形元件机械转矩率由下式给出:PLM=Ag-式中:M--机械转矩率,N·m/1°;P--试验负荷,N;L力臂,m;A-初始力矩下的角度位置,();A2-—一施加试验力矩后的角度位置,(°)。5 测量装置图1和图2所示的测量装置主要包括下述内容:5.1量角器-一用于测量向平螺旋形元件施加转矩后的角度位置,其最小分度为0.5°5.2试样夹一试样夹是一种安装在量角器中心上用于固定平螺旋形元件试样的轴,其形状最好是圆截面的,其直径应尽可能大,但在试验过程中,向试样施加转矩后,轴的外圆不能与试样的内圈相接触。通过轴心在轴的径向开一个槽,槽与轴外圆相交处应锋利。槽的深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槽的宽度通常应稍小于试样的材料厚度。这样可使试样的内端在固定时恰好推入并使其整个宽度夹紧在槽中而不发生相对移动。槽的位置应使试样在固定后与试样夹的旋转中心同心。5.3负荷杆一一负荷杆是一种能以试样夹中心线为轴心灵活转动的杆,一端带有指针,用于指示角度位置。机械工业部1993—10—08批准1994—01—01实施 JB/T 7130-935.4施荷杆一一是一种用于向试样外端施加转矩的圆截面的杆,其直径约为2 mm。施荷杆的中心线到试样夹的中心线的距离为L1。5.5磁码一一采用四等感量磁码悬挂在距试样夹中心线L处的负荷杆上,用于产生力矩。5.6基准指针一基准指针的尖端与试样夹的中心线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量角器施荷杆试样负荷杆基准指针试样夹102L码图1测量装置原理示意图图2测量装置6取样6.1用于平螺旋形元件机械转矩率试验的试样,其取样应保证能代表批量平螺旋形元件的性能。用于材料质量控制的试样,由成品材料制成。取样应包括在带材不同宽度上裁取的材料。取样的数量和方式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双方协商确定。10 JB/T 7130 936.2稳定化处理—在所有成形加工完成之后并在试验开始之前应对试样进行稳定化热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在热处理期间,试样应不受外加约束,使其可自由偏转。热处理工艺过程按GB4461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时,由制造厂与用户双方协商确定。7 试验程序7.1将试样安装在试样夹上并进行调整,使试样内圈与试样夹处于同一中心。为减小磨擦力的影响,抖动测量装置。7.2施加初始力矩一—在施加试验力矩之前,向试样施加一初始力矩。旋转量角器使负荷杆一端的指针对准基准指针,记录角度位置。初始力矩的大小根据表1确定,有特殊要求时,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初始力矩的精度应为士2.0%。表1N.m试验力矩初始力矩8×10~3-28×10-s4X10~s28X10--88×10~8×10-s7.3施加试验力矩一一向试样施加试验力矩,旋转量角器,使负荷杆一端的指针对准基准指针,记录角度位置。试验力矩尽可能大,但所施之试验力矩不能使试样各圈间相互接触,也不能超出平螺旋形元件的弹性极限。对于紧密绕制的平螺旋形元件以及低机械转矩率的平螺旋形元件,在试验期间各圈间可能会有接触,这种情况应在试验报告中指出。试验力矩的精度应不低于0.5%。7.4去掉试验力矩,检查由初始力矩所产生的角度位置,如果有偏差,重新施加试验力矩,直到连续二次由试验力矩所产生的角度偏转相同为止。7.5角度位置的读数精度应不低于0.257.6在试验期间应保持恒温。8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包括:材料的型号;a.b.材料的尺寸;试样的尺寸参数;c.试验温度;e.试样夹尺寸;f.施荷杆的尺寸;g.施荷杆的位置(L);初始力矩;.试验力矩;i.j.机械转矩率。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运福、沈洋龙、唐美尔。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