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丛集性头痛课件第1页/共17页
定义 丛集性头痛是一类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头痛,其临床特征是单侧头部或面部剧烈疼痛,每次发作历时15-180分钟,通常每日固定时间发作1次或数次,伴有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等,经历数周或数月。间歇数月或数年后可能再次发生。 第2页/共17页
临床分类发作性丛集性头痛,占80-90%。发作期持续7天-1年,间歇期至少14天。一般发作期在2周—3月,缓解期3月-3年。慢性丛集性头痛,占10-20%。发作期超过1年,间歇期少于14天或无缓解。第3页/共17页
临床表现1 发生率和性别分布 Swanson(1994 )报告发生率为9.8/10万人口。 D’Alessandro(1986)回顾21792例人口病史记录,发现有丛集性头痛15人,发生率为7/1万人口。 Kudrow(1980)报告425例丛集性头痛,男女之比为5∶1 Kunkel(1981)报告400例丛集性头痛,男女之比为9∶1 第4页/共17页
临床表现2 发病年龄 首次发病多在10—39岁,可早至8岁甚至3岁,也可迟至50—60岁。3 疼痛位置 疼痛深在眶后或眶周,常放射至同侧额部或颞部、上颌、上牙龈,个别病人鼻孔有疼痛或烧灼感,或有硬腭部痛,或扩散至下颌及下牙龈。每次发作常在单侧,每个丛集期也几乎都在同一侧。 第5页/共17页
临床表现4 疼痛性质 疼痛程度比较剧烈得多,可以是搏动样痛或跳痛,但多数病人描述是持续性钻痛。常用的形容词有烧灼样、撕裂样钻痛、刺痛或戳痛。疼痛多在晨间和午后睡眠中发生,并且是那样剧烈,以致于迫使病人起床抱头在房内来回走动。间歇期可有上述部位或其周边的持续性钝痛或隐痛。 第6页/共17页
临床表现5 持续时间 丛集期限一般4-8周,但可有很大差异,无季节分布。每次发作历时15分钟—2或3小时。可骤然停止或缓慢消退。个别发作可持续达8小时或更长。在丛集期内,每日发作频率为1-8次,大多为1-3次。6 加重或促发因素: 含酒精饮料,其他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精神紧张、发热、天气骤变、误餐、睡懒觉等。第7页/共17页
临床表现7 缓解因素: 按压颞浅动脉、踱步。8 其他伴随症状 流泪、结膜充血、Horner征、面色潮红、眼球周围浮肿;鼻塞、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神经系症状:头面部痛觉过敏 、眩晕和轻度共济失调等、颞动脉突起、触痛等。第8页/共17页
IHS对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 剧烈的眶部、眶上和/或颞部痛,不经治疗者可持续15-180分钟2 疼痛侧至少具有下列1项体征:? 结合膜充血、流泪、 鼻塞、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 瞳孔缩小、睑下垂、眼睑水肿3 发作频率自隔日1次到每日8次4 符合以上特征的头痛至少出现5次 第9页/共17页
治疗 急性发作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终止每次疼痛发作;预防治疗目的在缩短丛集期,减少丛集期内发作频率。另外,还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酒类、硝酸盐、有机溶剂等。第10页/共17页
急性发作的处理 氧气 氧气(100%纯氧)吸入作为终止丛集性头痛的标准疗法首先由Horton实施。疼痛发生后立即用面罩低流量(7-10L/min)吸入氧气15分钟,70%-82%病人常在5分钟内奏效,但个别病人反而延长疼痛时间,并使疼痛再发。氧气的效用取决于吸入的时间,在疼痛最剧烈时吸入效果最佳。高流量、高浓度、吸入时间合理等都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第11页/共17页
急性发作的处理 英明格(sumatriptan) 为5-HT1B/1D受体激动剂。一项双盲对照研究表明,74%的治疗病人在15分钟内疼痛消失,应用数月后效果不减。皮下注射见效迅速、效果可靠,一般在5-7分钟内发挥作用。虽然多数病人对本药耐受良好,但有冠心病、难控制的高血压者宜列为禁忌。 第12页/共17页
急性发作的处理 二氢麦角胺(DHE) 可作注射或鼻腔吸入,静注比肌注奏效更快,常在10分钟内显效。喷雾剂目前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偏头痛。有人作双盲实验证明喷雾剂不缩短疼痛时间,也不减少疼痛发作频率,但能使疼痛程度减轻。 表面局麻药 如可卡因、利多卡因鼻腔应用有效。可用4-6%利多卡因鼻腔滴入1ml,1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第13页/共17页
预防治疗多数丛集性头痛病人都在某个时期需要预防治疗,这是因为:1发作频繁,疼痛严重,每次历时短暂,急性期治疗难以奏效;2 急性期治疗无效;3 急性期治疗导致过量用药;4丛集期过长。一般认为,对丛集性头痛预防有效的药物包括麦角胺、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皮质醇类、异搏定、碳酸锂、丙戊酸、消炎痛。氯丙嗪、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组织胺脱敏对预防无效。 第14页/共17页
预防治疗 对慢性丛集性头痛,不推荐皮质醇类用于预防。预防疗法的目的是迅速缓解疼痛,并以最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