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423—2019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ocx

DB23T 2423—2019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2423—2019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2019-07-23 发布 2019-08-2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辑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凡祥、杨帅、高云飞、王文重、魏琪、郭梅、董学志、张静华。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中心病株调查、定点调查、每日风险值、 大田普查、监测预警数据收集和病害监测预警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病情调查和病害监测预警。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病害监测预警 植物病害监测预警是根据植物病害流行规律、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害分布扩散和为害趋势的综合 性科学技术。 2.2 逐行踏查法 采用顺着调查地路况或路线沿着一定顺序的方法调查所到之处周边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 2.3 中心病株和始见期 田间出现零星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首见中心病株的日期为病害的始见期。 2.4 最佳防治时期预警 根据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时期,以确定喷施杀菌剂适宜时机,这种预警称为发最佳防治 时期预警。 2.5 病害严重度 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即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 2.6 每日风险值 根据每天平均温度计算出当天病害发生潜在风险系数。 2.7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 是在晚疫病流行期,每天感染百分比累加所得的值,AUDPC 值越高 表明品种的感病性越强,反之则表明品种的抗病性越强。其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nAUDPC = [(Xi +1 + Xi )/ 2] (Ti +1 Ti ) ……………………………(1) n i1 式中, AUDPC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 这一参数能够有效描述病情发展累积情况; n ——总调查次数; Xi ——第i次调查的严重度; Ti ——为第i次调查的天数, d。 3 中心病株调查 3.1 调查时间 马铃薯出苗 15d,植株高度在20cm~30cm 时,进行调查,每3d调查 1次,直到出现中心病株为止。 3.2 调查田块 选择地势低洼、长势良好,湿度较大的 3块~ 5块感病品种区进行调查。 3.3 调查方法 采用逐行踏查法,踏查面积667m2,若气候条件适宜,未见中心病株,应扩大调查面积。发现病株 后则细查其严重度级别,测算植株密度,记录、计算病株率及其病害严重度 (见附录A.1)。结果记入马 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表 (见表A.2)。 4 定点系统调查 4.1 调查时间 从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开始调查,每周调查 2 次,直至马铃薯植株叶片全部枯萎死亡。 4.2 调查田块 选择常发病区域地势低洼、长势良好,始发病较早的早、中、晚熟三种类型的感病品种田各 1块~ 3 块进行调查,在整个生长期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可与中心病株调查一致。 4.3 调查方法 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样点均匀 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调查病株数和病害严重度,调查结果记入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表 (见 表A.3)。 5 大田普查 5.1 普查时间 中心病株出现后,立即进行普查;以后若气候条件适宜,则每7d 普查一次,至少连续调查 3 次。 5.2 普查田块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和不同田块类型选择调查田,每种类型田调查数量不少于 5 块。 5.3 普查方法 未见中心病株田块按行踏查、见中心病株田块平行跳跃式调查。面积小于 667 m2 的田块采用全田逐 行踏查法,面积大于 667m2 的田块,采用 10 点取样法(取样方法同病情动态调查),即每点查 10 株, 调查病株数,计算各田块病株数、病田率和平均病株率。结果记入马铃薯晚疫病普查表(见表 A.4) 。 6 监测预警数据收集方法 6.1 气象数据收集 马铃薯田间出苗 75 %后,利用田间设置的自动气象测量仪,以小时为间隔测量气温、降水和湿度等 气象资料(参见图B.1),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2 马铃薯栽培数据收集 收集马铃薯种植品种、栽培面积和播种时期等数据。 7 预警方法 7.1 中心病株始见期预警 在马铃薯全部出苗后,每小时相对湿度RH大于等于 90 %,持续小时数在 10 h 以上,则 7 d~10 d后田 间将出现中心病株,进而确定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预警时间。 7.2 流行程度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