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_T 64091-2022CN 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docx

FZ_T 64091-2022CN 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59.100.01 CCS W 5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 FZ/T 64091—2022 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 Carbon/glass hybrid warp knitted multiaxial reinforcement material 2022-04-08发布 2022-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I FZ/T 6409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 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常州达姆斯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谈昆伦、陈南梁、李桂梅、谈源、刘时海、单小武、巢钦、蒋金华、王秀岗、黄景莹。 1 FZ/T 64091—2022 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的术语和定义、产品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玻璃纤维、碳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捆绑纱沿经向缝编而成的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 增强材料(以下简称混编增强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549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5258—2008 纤维增强塑料面内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 7689.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3部分:宽度和长度的测定 GB/T 7689.5—2013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 长的测定 GB/T 9914.1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 GB/T 9914.2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GB/T 9914.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18369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 18374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 GB/T 26752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37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 carbon/glass hybrid warp knitted multiaxial reinforcement material 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按一定质量比例以层内混铺、层间混铺或两者皆有的方式铺放排列,并以一组 或几组捆绑纱线沿经向编织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增强材料。 3.2 层合板 laminate 由混编增强材料与环氧树脂按一定比例,通过特定工艺结合,经固化后形成的复合材料板。 2 FZ/T 64091—2022 4 产品代号 代号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碳纤维性能、混编增强材料单位面积质量、混编增强材料信息和混编增强 材料宽度的顺序表示, □//…] □//…] 混编增强材料宽度,mm 以“//”隔开,分别表示每层增强材料信息 铺层角度 — —碳纤维层单位面积质量,g/m2 — —碳纤维用C 表示 — — — 玻璃纤维层单位面积质量,g/m2 — — — 玻璃纤维用E 或者 H 表示,普通玻纤为E,高模玻纤为 H — — 混 编 增 强 材 料 单 位 面 积 总 质 量 ,g/m2 — —碳纤维力学性能代号,参照GB/T 26752 — —碳纤维用C 表示 — — 玻璃纤维用E 或者 H 表示,普通玻纤为E,高模玻纤为H 示例1:由一层单位面积总质量为1400g/m2,排列角度为0°的碳/玻混编经编多轴向增强材料,玻纤为高模玻纤, 单位面积质量为1200g/m2,碳纤维为 GQ45 碳纤维,单位面积质量为150 g/m2,幅宽为1270 mm, 一层混编增强材料 代号为:HCGQ45-1400[H1200C1500°]-1270。 示例2:由两层单位面积总质量为800 g/m2,排列角度为+45°和-45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