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课件-肾.pptVIP

针灸学课件-肾.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溜(经穴) [定位]: 太溪上2寸,当跟踺的前缘 [主治]: ①肾虚津液失调证; ②胃肠病; ③腰下肢痛疾 盗汗,热病无汗或者汗出不止 腹胀,泄泻 应用: 汗症: 合谷,复溜相配 既可发汗,又可止汗. 发汗,泻复溜,补合谷 止汗,泻合谷,补复溜 [操作]直刺0.5~1寸 肾经膝部穴 阴谷(合穴) [定位]: 屈膝,腘窝内侧,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键之间 [主治]:益肾调经 癫狂; 肾虚泌尿生殖系病,月经不调; 膝股内侧痛. 肾经腹部穴 * [注释] (1)邪走一一邪通斜。《素问.刺热篇、痹论》王注作“斜趋’。《素问。阴阳离合论王注两引《灵枢》文并作“斜趣”,与《脉经》、《甲乙》、《太素》、《千金》、《图经》、《圣济总录》相合。“趋”、“趣”二字并有“向”义。 (2)然谷一一穴在内踝前大骨下,即舟骨粗隆下方。谷,《脉经》、《千金》作“骨”。“然骨”即指舟骨粗隆。 * ①从脚小趾下边开始,②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③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腘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④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⑤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⑥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⑦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 肾病:所属脏腑病及与肾相关的肺心肝脑病. 妇科病: 循行所过病:咽喉,舌,下肢等 * [本经穴] 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 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重点掌握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筑宾\大赫 * 涌泉 井穴 [别名]地冲(《甲乙》) [位置] 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甲乙》) [局部解剖] 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 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举例] 《甲乙》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 《千金方》 涌泉、然谷,主喉痹,哽咽寒热;五指尽痛不能践地。 《玉龙歌》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刺灸法] 直刺o.5一o.8寸;可灸。 [文献选摘] 《肘后歌》 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 《通玄指要赋》 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 《百症赋》 厥寒、厥热涌泉清。 * 太溪 输穴、原穴 [别名] 吕细(《大成》)。 [位置] 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甲乙》) [取法] 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 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萎,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配伍举例] 《大成·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 肾之主膀胱客:脸黑嗜卧不欲粮,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疼步难履,若人捕获难躲藏,心胆战兢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黄,若欲除之无更法,太溪、飞扬取最良;唾血振寒:太溪、三里、列缺、太渊;阴茎痛,阴汗湿:太溪、鱼际、中极、三阴交。 《玉龙歌》 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屯”加走之旁)。 [刺灸法] 直刺o.5~o.8寸;可灸。 [文献选摘] 《通玄指要赋》 牙齿痛,吕细堪治。 * 照海 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位置] 在足内踝下一寸。(《甲乙》) [取法]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 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