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暨国医大师路志正学术传承培训相关内容 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河北藁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有很深造诣。 研究的方向:以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及慢性疑难病症作为长期研究方向。对眩晕、胆结石、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甲亢和甲状腺瘤、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多寐,以及妇科经带胎产、不孕等疑难病症,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 一、脾胃和温病学说 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人以胃气为本,故治病注重调理脾胃。他还深入研究了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疾病的发病机理,认为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湿蕴、痰阻、瘀血、气机紊乱等病症,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即“调中央以通达四旁”。他调理脾胃重在升降相宜,而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 二、临床重视湿邪 认为湿邪不独南方多见,北方亦多湿邪。湿邪的来源,有天地人之分。天地之湿伤人,诚为外湿,而饮食所伤,多为内湿。湿邪伤人极易困遏脾阳,而见湿困脾土。他治湿注意宣通三焦气机,湿邪的转化以及甘淡渗湿,清热利湿等,即所谓的“通化渗三法”。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来,路志正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等亦很有造诣。此外,他对眩晕、胆结石、风湿病、萎缩性胃炎、甲亢和甲状腺病、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嗜睡、糖尿病以及不孕症等,均有自己的见解。 国医大师路志正行医七十余载,特别重视中医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在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系统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现将路老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简介如下,以启后学。 * 一、“持中央”狭义上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中州脾胃的特性和生理功能,结合脾胃与其他各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治疗有关的各种疾病。路老所提出的“持中央,运四旁”,与《素问·玉机真脏论》之“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以及《素问·太阴阳明论》之“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系统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 * * 二、运四旁 “运,移徙也”(《说文解字》),“转也”(《广雅》)。因天时而行罚,顺阴阳而运动(《新语》)。“运”取通达、运送之义;四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五脏、六腑、四肢、经络相对于“中央”脾胃比较,统称为四旁。张景岳提出:“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运四旁是指将五脏中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交换,通过良性疏导而达到周身,营养四肢百骸。 三、怡情志 “怡,和也”(《说文解字》),“乐也”(《尔雅》),“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和悦、愉快的意思。“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灵枢·百病始生》)。《黄帝内经》中“喜怒”为“情志”之代称。五志各伤所对应五脏为病。“怡情志”即是调情志以达五脏和悦之义。 * 四、调升降 “调者,和也”(《说文解字》)。“调升降”的关键在一个“调”字,调是调理、理顺、调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或状态的意思,“调”到不偏不倚,含有“中庸”“中正”之义。“调升降”主要针对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而设,使脾气上升,清阳得升,胃气下降,浊阴得降,中焦气机不致壅滞,升降有序,生理功能自然恢复,不是指单纯的补气或升提,也不是指单纯的行气或降气,而是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并用。 * 五、顾润燥 “顾,环视也”(《说文解字》),“顾瞻周道”(《诗经·桧风·匪风》)。引申为顾及,考虑。“顾润燥”就是考虑顾及润燥之性,主要指脾胃之润燥有别。脾喜润恶燥,胃喜燥恶湿。 * 六、纳化常 “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明确说明了脾胃的功能特点。 脾主运化,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二是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可发生大便溏泄,身重肤肿等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 胃主受纳,胃腑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功能,有“水谷之海”之称。《灵枢·玉版》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气平和则饮食正常;胃气逆则呕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80106-方正证券-方正证券“星火”多因子系列报告(一):Barra模型初探,A股市场风格解析.pdf VIP
- 环境影响评价实例课件.pptx VIP
- 动火作业安全指导手册.pdf VIP
- 履带吊安拆施工方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汽车差速器总成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docx
- 《围城》的人物形象分析(9000字).doc
- 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pdf
- 边坡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案.docx VIP
- 内蒙古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