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讲义.docxVIP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5 PAGE 06级口腔材料学讲义 第一节 概述 口腔修复材料学是专门研究口腔疾病防治中各种修复材料的成分、制法、性能和用途的学科。属于医用材料学及口腔材料学的一部分。它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学、矿物学、冶金学、高分子化学及医学等学科内容。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边缘学科。 一、口腔材料发展史 公元前400—300年,古墓中发现用骨、木制作人造牙。 公元前200年,我国古墓中发现类似的人造牙。 1600年,出现金、银丝固定象牙的固定修复体。 1728年,出现用象牙制作的牙和基托。 1746年,出现整体铸造金牙冠。 1756年,蜡和石膏的出现用于取印模。 1788年,出现瓷制全口义齿以及黄金人工种植牙。 1866年,硫化橡胶出现,代替象牙制作基托。 1894年,硝酸纤维素出现用于修复鼻缺失。 1910年,明胶甘油化合物出现用于软性颌面缺损的修复。 1937年,出现热固化型PMMA(塑料)代替硫化橡胶制作基托。 1940年,纯钛和钛合金出现用于修复体制作。 1950年,PMMA、复合树脂出现用于修复体制作。 1855年,出现室温固化型硅橡胶印模材料。 1974年,出现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材料。 1978年,出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用于口腔种植修复。 随后出现聚砜、聚丙烯等韧性、弹性极强的隐形义齿牙科材料。 二、 口腔修复材料学的分类 按材料的性质分类: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 按材料的用途分类: 印模材料、模型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光固化材料)、烤瓷材料、合金材料、耐火包埋材料、粘固粘接材料、种植材料、磨平磨光材料、其它辅助材料。 按材料与口腔组织接触形式分类: 接触式、非接触式 按材料的应用部位分类: 植入人体材料、非植入人体材料 三、材料的性能 (一)物理性能 (二)机械性能 (三)化学性能 (四)生物性能 四、 口腔修复材料学的内容 印模材料、模型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光固化材料)、烤瓷材料、合金材料、耐火包埋材料、粘固粘接材料、种植材料、磨平磨光材料、其它辅助材料。 四.要求: 撑握修复材料的基本理论、性能、用途以及其中某些重要的成分和使用方法。 第二节 口腔印模材料 概念:▲印模: ▲口腔印模: ▲口腔印模材料(Impression material): 一.印模材料的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可塑性基本或完全消失。 二.印模材料的分类: (一) 按固化方式不同 ▲化学固化型 ▲温度固化型 ▲常温定型——利用材料自身的可塑性,在常温下加压成型,撤去压力后则成为型。 (二) 按材料固化后的弹性不同 ▲弹性印模材料 ▲非弹性印模材料 (三) 按材料固化后的可逆性 ▲可逆性印模材料 ▲非可逆性印模材(一次性印模材料) 非弹性印模材料: 1.可逆——印模膏、印模蜡、印模油泥。 2.不可逆——氧化锌印模膏、印模石膏(硫酸铝铵印模石膏、可溶性淀粉印模膏) 弹性印模材料: 1.可逆——琼脂体印模材料 2.不可逆印模材料(IrreUerSible nyddroColloids): (1) 合成橡胶印模材料:(聚硫橡胶、硅橡胶、聚醚橡胶). (2) 纤维素醚印模材料: (3) 海藻酸盐印模材料:(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胺). 琼脂体、纤维素醚、海藻酸盐印模材料是水胶体类印模材料(Rersible hydrocolloids) ▲分散体系:指一种颗粒状物质均匀分散在一种具有连续结构的物质内部 形成的体系。 颗粒状物质——不连续相——分散相. 连续结构物质——连续相——分散介质 1.分子分散:颗粒直径<1毫微米所形成的体系——真溶液. 2.胶体分散:颗粒直径在l-100毫微米所形成的体系——胶体溶液. 3.粗分散:颗粒直径>100毫微米形成的体系——悬浊液、乳浊液. 1m=10-3mm=10-6um=10-9mu=10-12nm=10-15nu=10-18? ▲水胶体——以水作为分散介质构成的体系 胶体如何形成: ▲溶胶 ▲凝胶 凝胶的组成: 凝胶转变成溶胶的机制: 理想印模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1.无毒、无刺激作用 FDI(国际牙医联盟)、ADA(美国牙医学会)、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ISO/TC-106(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国标准技术委员会(1987年成立)ISO/TC-99。 (1) 细胞毒性试验: (2) 溶血试验: (3) 急性全身中毒试验: (4) 粘膜刺激试验: (5) 致敏反应试验: (6) 植入试验:(皮下植入试验、骨内植入试验). (7) 牙髓刺激试验: 2.有适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3.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无体积改变,变形率<2.5% 4.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 5.凝固时间适当

文档评论(0)

181****24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