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1)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 2015 版相关背景及我国管理现状概述 近日,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专家组在京召开用药错误案例解析研讨会,并在会上发布包含 24 个大类和 14 个品种药物的《高警示药品推 荐目录 2015 版》。“高警示药品”此前惯称“高危药品”,也称“高危险药品”, 其概念最早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提出,即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 国内外高警示药品目录发展历史 国外系统提出高警示药品(高危药品)目录是在 2003 年。2003 年 ISMP 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品目录,并在 2007 年、2008 年和 2012 年进行了更新,目录 包括 22 类高危药品和 10 种特别强调高危药品。ISMP 与美国医疗机构评监联合 会(JCAHO)最早公布的前 5 大类高危药品包括:胰岛素、安眠药及麻醉剂、可 注射的氯化钾及磷酸钾浓缩液、静脉注射的抗凝药物(肝素)、浓度超过 0.9% 的氯化钠溶液。 我国对高警示药品(高危药品)的认识开始于 2009 年,历时不长。2012 年3 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在其官网发表题为“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文章内容指出:为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管理, 参照美国 ISMP2008 年公布的 19 类及 13 种高危药品目录,并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目录,将所涉及药品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各医疗机构可参照本目录制定本医疗机构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办法,强调目录只能扩充不能减少。并推荐了高危药品的专用标识和“金字塔式”分级管理模式。 此外,高危药品按照使用频率和发生风险的高低被分为 A、B、C 三个级别: A 级高危药品即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 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 级低;C 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 B 级低。 我国管理现状 高警示药品尚无官方目录,把高警示药品管理起来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高警示药品目录。在我国,统一的高警示药品官方目录尚未出台,由学术组织推出的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并不具有强制性,只是倡导医疗机构采用。要真正提高目录的执行力,还需政府出面将高警示药品目录统一起来,并上升为强制执行的用药规范。 医疗单位“自觉管理” 虽然在 2011 年原卫生部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明确强调了特殊药物的管理工作,并指出,对于高危药品(高警示药品)中的高浓度电解质, 须有严格的贮存与使用要求。但目前我国对高警示药品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仅限于医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策略进行管理。 医务人员认知和重视不足 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而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认知情况令人堪忧,还有很多一线医务人员并不了解高警示药品的危害。只有提高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及其危害的认知,才能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用药安全理念的倡导和推广,许多医疗机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多数医疗机构选用的参照标准都是美国版本),开始尝试在医疗机构内部推行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模式和制度。已有部分研究针对医疗机构不同层面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尽管如此,不同医疗机构在高警示药品管理水平方面,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在不同类型的医院,如三级、二级和社区医院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管理模式亟待统一 目前,各医疗机构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方法多参照国外的模式,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国内医疗机构用药习惯与国外不尽相同,医疗体制和药品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直接照搬国外模式可能并不适宜,或在管理效果方面出现偏差。 临床药师发挥主动作用 制定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与使用流程 要做到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有效与科学, 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与流程是非常必要的。药学部门要根据医院高警示药品的使用状况,结合本单位的管理与使用实际,制定符合医院实际需要的高警示药品管理范围与使用流程,全院实施统一的、醒目的标识,实现统一存放、专人管理等, 从制度上杜绝高警示药品不合理使用与管理的漏洞。 加强储存和使用管理 目前,高警示药品的储存有多个环节参与,如库房、药房及病区等,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尤其是在病区使用高警示药品。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