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承重作用 2. 围护作用 3. 分隔作用 一、墙体的作用 1. 按墙体的位置与方向分类 2. 按受力情况分类 3. 按材料分类 4. 按施工方法分类 二、墙体的分类 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满足热工方面的要求 3. 满足隔声的要求 4. 其他要求 (1) 防火要求 (2) 防水防潮要求 (3) 建筑工业化要求 三、墙体的构造要求 四、墙体的承重方案 1. 横墙承重方案 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楼面荷载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 2. 纵墙承重方案 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均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 3. 纵横墙承重方案 该方案中,纵墙和横墙都是承重墙,如图 c 所示。 墙体承重方案 c) 纵横墙承重 4. 墙与柱混合承重方案 当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时,梁的一端搁置在墙上,另一端搁置在柱上,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称为墙与柱混合承重。 砌 体 墙 第二节 一、墙体材料 1. 常用块材 (1) 砖 (2) 砌块 (3) 石材 2. 砂浆 二、砖墙的尺寸和组砌方式 1. 墙厚 2. 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在砌筑时应遵循 “ 内外搭接、上下错缝” 的原则。 三、砖墙的细部构造 1. 勒脚 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2. 散水和明沟 (1) 散水 散水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设置的向外倾斜的坡面,又称散水坡、护坡,如图所示。 (2) 明沟 明沟又称阳沟、排水沟,一般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采用,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 散水 a) 散水的构造做法 b) 散水的工程实例 3. 墙身防潮层 (1) 油毡防潮层 (2) 防水砂浆防潮层 (3)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4. 窗台 5. 过梁 (1) 砖拱过梁 (2) 钢筋砖过梁 (3) 钢筋混凝土过梁 6. 圈梁 7. 构造柱 隔墙与隔断 第三节 一、隔墙 1. 块材隔墙 2. 立筋类隔墙 3. 条板类隔墙 二、隔断 1. 屏风式隔断 2. 镂空式隔断 3. 玻璃墙式隔断 墙 体 保 温 第四节 一、外墙内保温做法 常用的墙体保温做法有贴保温板 ( 水泥类、石膏类、条板和小板) 的做法、粉刷石膏做法 ( 即在墙上粘贴聚苯板,然后用粉刷石膏做面层) 、聚苯颗粒胶粉做法等。 二、夹心保温做法 夹心保温做法即把保温材料放在墙体中间,形成夹心墙。 三、外墙外保温做法 外墙外保温做法即在墙体外侧 ( 室外一侧) 增加保温措施。 墙 面 装 修 第五节 三、按层数分类 按层数不同,建筑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四、按规模和数量分类 1. 大量性建筑 2. 大型性建筑 建筑构造影响因素和建筑等级 第三节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 外界环境的影响 (1) 房屋结构上的作用 1) 直接作用。 2) 间接作用。 (2) 自然界的其他影响 (3) 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2. 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3. 建筑标准的影响 二、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1. 满足房屋的各项使用功能要求 2. 确保结构安全 3. 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 执行技术政策,做到经济合理 5. 注意美观 三、建筑等级 1. 按防火性能分类 (1) 燃烧性能 1) 非燃烧体。 2) 难燃烧体。 3) 燃烧体。 (2) 耐火极限 2. 按耐久年限分类 建筑按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分为四级,见表 。 建筑耐久年限等级 3. 按建筑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分类 建筑按照其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六个级别,详见表。 建筑按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分类 建筑按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分类 建筑标准化与建筑模数协调 第四节 一、建筑标准化 建筑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筑设计的标准方面,包括制定各种建筑法规、规范、标准、定额与指标;另一个是建筑的标准设计方面,即根据上述各项设计标准,设计通用的构件、配件、单元和房屋。 标准设计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1. 标准构件、配件设计 2. 整个房屋或单元的标准设计 3. 工业化建筑体系 (1) 专用体系 (2) 通用体系 二、建筑模数协调 1. 基本模数 2. 导出模数 3. 模数数列 4. 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础分类与构造 第五章 地基与基础 第三节 地下室 熟悉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掌握房屋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及设计要求;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熟悉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学习目标 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 第一节 基础的作用是把房屋的自重以及房屋内所承载的人和各种设备、屋顶积雪、墙和屋顶所受到的风的作用等所有的荷载传给它下面的土层。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叫作地基,如图所示。 地基与基础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