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ppt

第八章 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1)2岁左右的婴儿就已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2)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发展迅速。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2)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3)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4)儿童自身的内在因素。儿童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认同、理解和模仿能力会影响他自己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尤其是儿童的移情能力对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如父母的惩罚、榜样的示范、父母的强化等 。 内在因素包括儿童的模仿、对所遭受到挫折的反应等。 二、气质及其发展特征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先天性;(2)遗传性;(3)稳定性。 (二)学前儿童气质类型 1.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 (1)胆汁质(急) (2)多血质(活) (3)粘液质(稳) (4)抑郁质(弱)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3.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类型 (1)容易型。这类婴幼儿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 (2)困难型。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 ( 3)迟缓型。他们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儿童那样总是大哭大闹难以安抚,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畏缩、情绪低落,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对外界环境与事物的变化适应缓慢。 4.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他根据儿童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儿童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和冲动性四种气质类型 。 (1)情绪性儿童。这类儿童常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 (2)活动性儿童。这类儿童一天中总是忙忙碌碌的,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并想去探个究竟,喜欢并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 (3)社交性儿童。这类儿童常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 (4)冲动性儿童。突出表现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 (三)学前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 和行为的意义 1.学前儿童气质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学前儿童气质会通过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3.不同的气质特点是孩子接受有针对性地教育的基础。 三、性格及其发展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 1.按照个体心理机能分,可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可以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3.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分,可以把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三)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四)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 1.注意培养学前儿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引导儿童参加集体生活和集体游戏活动 3.给学前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4.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第五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阅读与思考: 阅读《班里那些事》,请思考王强为什么和同学关系处不好? 针对王强的这些问题行为,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应用心理学知识去处理? 社会性是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是他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制,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两方面。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 (三)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对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包括同情、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五)攻击性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印刻时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