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节选 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节选) 从诗歌内容来分,可以把这首诗归类 到“边塞诗”一类。 其他边塞诗: 《从军行》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他边塞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他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其他边塞诗: 塞下曲 (唐)卢纶 (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采薇》节选,并写出诗意和表 达的情感。 2.积累背诵《诗经》中的其他诗歌。 再见 * 《诗经·小雅》 采薇(节选) 执教者: 语文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走进《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 年间的诗歌, 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篇。所以又有“诗三百”之称。从汉朝起儒家就将其奉为经典。书中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相传为孔子编订。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大部分。《采薇》是《诗经·小雅》的一篇。 “风” :大多为民间歌谣(160篇)。 “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 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105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40篇)。 《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赋”“比”“兴”。 “风、雅、颂、赋、比、兴 ”合称诗经 “六义”。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内容: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考考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节选) 资料宝袋 写作背景    《诗经·采薇》是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进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 周朝时期,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中原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塞和边关将士打败猃狁的事迹,有很多的记载。 * 学名:大野豌豆,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 薇 《采薇》是戍边将士返乡时所吟唱的。 诗中唱出了戍边将士的劳苦艰辛和离 家多年而产生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 相关典故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栗,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所以采薇也借指隐居生活(隐居不仕)。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 往:去、离开。指的是战士去远征。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回想当年我出征时,正值春天,微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 课文详解 重点分析 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玁狁(xiǎnyǔn)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侵扰我国北方边境。 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不得不去征战。这位深明大义的士兵最割舍不下的就是家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小雅·采薇》篇里的句子,不仅富有节奏音律之美,而且开创了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垂柳枝条千万条,软柔下垂,随风飞扬,婀娜多姿,为文人墨客喜爱,多见于具有雅趣意境的诗画中。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oloman_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全网最全各版本教材各学科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