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配套PPT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包扎材料 包扎材料以卷轴绷带、三角巾、方形长带最为多见。卷轴绷带即用纱布卷成,一般长5米。目前,已有各种新型绷带,如弹性绷带、自粘绷带等。三角巾,一般可以把一块一米方巾对角剪开,即成两块三角巾,三角巾应用灵活,包扎面积大,各个部位都可以应用。 实践项目3 外伤包扎 (三)包扎的种类与方法 一般分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绷带包扎一般用于固定肢体、关节,或固定敷料、夹板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等。我们主要学习头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胳膊、腿、手和脚的三角巾包扎方法。 实践项目3 外伤包扎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一、学习目标 了解心肺复苏的含义,学会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和不同年龄儿童心脏按压技术。 二、学习内容 (一)心肺复苏的含义 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为紧迫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的急救措施,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称为心肺复苏(简称CPR),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二)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因此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三)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心肺复苏是针对人在触电、溺水、自缢、中毒、窒息、休克以及心脏病发作、癫痫发作等呼吸、心跳骤停时所采用的抢救措施。 (四)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三、操作步骤 (一)确认“三无” (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 (二)打开气道,保证气道通畅 (三)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四)建立人工循环(心脏胸外按压)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四、注意事项 (一)使用心肺复苏模型进行心肺复苏训练,严禁在正常人身上操作。 (二)实操时要充满自信,不能等专业人员来了才施救,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反复检查呼吸和心跳的过程中。 (三)救治过程中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空气容易入出,要及时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使呼吸道畅通。还要注意先让患者仰卧于地或硬木板上,不可置于软床。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五、技能标准 能够利用仿真模型进行模拟操作。熟练掌握打开气道的方法,能够迅速定位,掌握不同年龄儿童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操作方法及步骤正确。 实践项目4 心肺复苏术 本章小结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因素、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内容 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了气管异物急救方法、一般出血急救方法、外伤包扎的方法以及心肺复苏技术 1、知识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的表现;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常见原因。 2、能力目标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保健措施以及常用的心理、行为调节方法 第5单元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理论部分 一、学前儿童常见的一般心理行为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含义 (二)学前儿童一般心理行为问题的外在表现 (三)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甄别 二、几种学前儿童常见的一般心理行为问题及保健 三、几种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保健 第5单元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矫正 (一)心理问题的含义 一般的心理问题,是指儿童心理活动异常及行为表现偏离常态的现象。 它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强烈,社会功能完整。 一、学前儿童常见的一般心理行为问题 (二)学前儿童一般心理行为问题的外在表现 一是情绪表现:烦躁、容易生气、爱发脾气、爱哭、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 二是行为表现:自我中心、不合群、沉默少语、精神不集中或过分活跃、破坏、撒谎等行为; 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尿频、尿床、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的信号 一、学前儿童常见的一般心理行为问题 (三)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甄别 首先应该考虑其年龄阶段发育的基本特点。 还要考虑到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以及教育文化背景。 甚至要借助有关仪器检查,综合地加以判断。 一、学前儿童常见的一般心理行为问题 二、几种学前儿童常见的一般心理行为问题及保健 情绪问题(如爱发脾气、爱哭等)、不良习惯及不良行为(偏食挑食、咬手指甲、习惯性阴部摩擦、破坏、撒谎等)、不成熟行为(自我中心、过度依赖、分离焦虑等)、智能发育问题(如注意涣散、平衡能力差)、学习困难等。 (一)爱发脾气 含义:发脾气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后哭叫吵闹的现象。 1.行为表现 一般较任性,当要求未满足或受到挫折时就大喊大叫,哭闹不止,就地打滚,撕扯衣服头发,有的孩子还踢人打人,甚至用头撞墙或以死来威胁父母。此时劝说多无效,只有当要求得到满足后,或者

文档评论(0)

158****43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学海无涯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