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课堂PPT).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安排;主要参考教材: 殷士学主编. 环境微生物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第一章 绪 论; 一、微生物学及其分科;2.微生物学的分科;二、什么是微生物 1、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对所有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 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细胞结构的: ①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②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霉菌、蕈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 H1N1病毒 ;2021/3/29;我们生活中的微生物;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土壤:细菌数亿/g土壤;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2021/3/29;2021/3/29;少数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三、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二)微生物学发展史 1、史前期(朦胧阶段) 约8000年前-1676年 开创者:各国劳动人民,其中尤以我国的制曲、酿酒技术著称。 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 微生物的有益活动(酿酒、制酱、酿醋、沤肥、轮作、治病)。 ;2、初创期(形态描述阶段) 时 间:1676-1861 开创者:列文虎克(Leeuwenhoek )当时他为布店的学徒工,对制造高倍扩大镜特别感兴趣 。 特 点: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 个体; 对一些微生物形态进行描述。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以后微生物的研究创造了条件。这便是微生物的启蒙时代。;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 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 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 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 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 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 会员。;今天用虎克发明的显微镜观察红血球的照片; 1664年,英国人列文虎克( Leeuwenhoek )曾用原始的 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3、奠基期 时 间:1861--1897 开创者:巴斯德Pasteur和柯赫Koch 特 点:①建立了一系列研究微生物所必要的独特方法;     ②借助于良好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黄金时期”;     ③把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     ④微生物学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开始形成。 ;微生物学??奠基者;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巴斯德发现并 证实发酵是由 微生物引起的;柯赫的主要贡献:; 柯赫原则: 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 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 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4.发展期 ;5.成熟期(现代微生物时期);华生和克里克及DNA双螺旋结构;用“工程菌”生产药物; 微生物与农业和畜牧业;微生物饲料 菌体蛋白饲料 饲 料 酵 母 维 生 素 饲 料 发 酵 饲 料 青 贮 饲 料 ;农用抗菌素 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具有抑制 或杀死植物病原菌的物质,该物质称 农用抗菌素。如P27 ? ; 生物菌肥 主要是根瘤菌肥即含固氮菌活菌的肥料。 ;微生物与工业; 微生物与饮食、调味品 ;我们日常生活烹调所用的味精生产用菌种: 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 。;微生物与环保; ;微生物处理石油污染;;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科研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 目前研究的成果: 1、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7

文档评论(0)

7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海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HUKW1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