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诗经》二首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左右芼之(挑选)
B.君子好逑(配偶)???????????????????????????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白露未晞(干)??????????????????????????????在水之涘(水边)
D.蒹葭采采(采摘)???????????????????????????道阻且跻(高)
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本中的两首诗都是古代反映爱情的民歌。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D.《关雎》的感情真挚热烈,《蒹葭》也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感。
3.对《关雎》这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和优雅的品格。
D.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人物描写的生动性。
4.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
B.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
C.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
D.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雎》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子衿》中,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关雎》中第二章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子衿》中,“纵我不往”两句,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
D.两首诗艺术手法上各有特色。《关雎》运用“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子衿》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将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刻画得栩栩如生。
6.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岩》描写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的事。
B.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回忆性散文。
C.老舍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精心刻画了祥子这个勤劳、朴实、憨厚的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D.《关雎》《蒹葭》《君子于役》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
7.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点明时间、环境,展现了芦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萧瑟冷落的冬季晨景图,为诗歌创设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意境。
B.“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说明追求者寻伊人时间之久。
C.“在水之湄”“在水之涘”通过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D.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8.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徐州卷)202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doc
- 《儒林外史》(提升训练)-九年级语文下册“基础+提升”考点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儒林外史》(提升训练)-九年级语文下册“基础+提升”考点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 《诗经》二首+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桃花源记》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 《小石潭记》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驿路梨花》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驿路梨花》课堂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讲读课组文阅读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