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案例:新型城镇化战略-PPT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中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战略管理的一个应用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大事: ■美国高科技的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 * 3 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农转非”,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模。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大战略。 * 一、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及趋势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五、创新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六、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主要内容 * 一、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机会) 从需求角度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通过城镇化每年把20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对食品、住房、家电、汽车等吃穿住用行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生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 * * 城镇化对未来十年投资、消费及GDP的影响 方案 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的需求拉动效应(万元) 年均新增城镇人口2000万的需求拉动效应(万亿元) 年均1500万农民工转为市民的需求拉动效应(万亿元) 投资消费需求拉动总效应(万亿元) 未来十年城镇化对GDP增长的贡献 (百分点) 投资 消费 投资 消费 投资 消费 保守 估计 4.5 1.9 0.90 0.38 0.675 0.285 2.25 3.5 中间 估计 8.1 2.3 1.62 0.46 1.215 0.345 3.64 5.3 乐观 估计 11.4 2.7 2.28 0.54 1.71 0.405 4.935 6.8 * 从供给角度看,城镇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提供市场需求、创新平台和空间载体。 城镇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规模化 * 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及趋势(现状) . * * * 年份 城市 小城镇 1978 193 2183 2011 657 19683 增加了 464 17500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的后半期 诺瑟姆 “S”曲线 * 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将由递增转为递减 . * 不同机构对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预测 机构/专家 预测方法 预测结果 2020年 2030年 中科院地理所方创琳等 Logistic曲线模型 54.5% 61.6% 中国市长协会 50%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超过60% 6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等 Logistic曲线模型 59% 6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 60%左右 联合国 联合国模型 59%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趋势线模型 66%(2025年) * ■两个滞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三个不协调:东中西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协调。 ■四个体制障碍:等级化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城市群合作协调机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两个滞后 GNP结构变化(%) 就业结构(%) 城镇化率(%) 制造业 非农产业 制造业 非农产业 25.1 73.4 20.6 51.1 43.9 27.6 77.2 23.5 56.2 49 29.4 79.8 25.8 60.5 52.7 33.1 84.4 30.3 70 60.1 34.7 86.2 32.5 74.8 63.4 37.9 87.3 36.8 84.1 65.8 * 城市化率的国际比较 国家或地区 2010年 人均GNI 城市化率 1978 1995 2000 2005 2008 2010 中国 7530 18.57 30.96 35.88 42.52 46.54 49.23 世界 11020 38.66 44.70 46.61 49.06 50.55 51.52 亚太地区 9620 26.70 37.25 41.24 46.53 49.64 51.70 低收入国家 1303 18.00 23.00 24.00 26.00 27.00 28.00 中等收入国家 6699 31.73 40.33 42.92 45.94 47.78 48.99 中上等收入国家 9865 35.45 46.90 50.63 55.17 57.92 59.75 高收入国家 37333 71.27 75.38 76.53 78.60 79

文档评论(0)

180****85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