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部编版).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部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文中通过讲述干戎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看到果实累累的李树,小伙伴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干戎没摘并判定这是苦李的故事,展现了王戎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的人物形象。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文,其训练要素是了解文章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为本单元另一语文要素的训练一—简要复述课文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四、说学情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文言文,本篇是学生接触的第四篇文言文,但是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还是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可以借助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诵读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吃过李子吗?李子的味道怎么样?你吃的李子应该是甜的,可有的人吃的李子却是苦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看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 2.王戎简介。 初读——读准确,读出节奏。 1.先听老师读一遍,请你听清每个字的读音。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 王戎?? 尝 诸小儿??多子折枝???竞走 取之??信然 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 4.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学生练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5.齐读。 6.抽测重点词的理解:? ①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 书令,司徒。?? ②尝:曾经。?③李:李子。?④曰:说??⑤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⑥游:玩耍。?⑦子:果实。?⑧折枝:压弯了树枝。?? ⑨竞走:争着跑过去。竞:争逐。走:跑。?⑩唯:只有。?信然:的确如此。 7.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知道为什么李子是苦的了么?原来答案就在这样的一句话里——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讲的很有道理。长在路边的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如果李子好吃,早就被别人摘光了。之所以没有被摘光,那李子肯定是苦的。而说出这样话,拥有这样的观察力的人,竟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精读——读明白,读出韵味。 1.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呢?让我们再次深入走进课文。要想读懂小古文,老师送给你一个法宝——想象力。这节课,请放飞你的想象力,让小古文丰富起来。 2.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预设:小儿——小伙伴????诸——多?????尝——曾经) “尝”可不是常常的常,出示字典中“尝”的解释,让孩子选择,说说为什么。(方法:用字典,联系上下文,借助课后注释) 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过渡:是哇,那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说一说! 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玩什么,怎么玩。(预设:王戎和我们一起踢毽子,只见他们把毽子往上一抛,就左一脚,右一脚的把毽子踢得像一只只小燕子在飞来绕去。我们玩得可开心啦!) 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句吧! 3.出示第二句。 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玩着玩着,不知道是谁,发现了什么?(预设:一棵李子树) 如果是你,你看见这么多的李子,你会喊什么?(预设:“快看!树上的李子真多啊!”) 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思。 听见喊声,孩子们都跑向了李子树,伸出小手摘李子。大家怎么摘的? 孩子们争抢着李子。有的......??有的?......还有的...... 理解“竞走取之”,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读好这句话?(学生说,练读) 也不知道是谁,发现王戎站着不动。真是奇怪,他怎么不去摘呢?你会怎么问他。(预设:我骑在树枝上,对着王戎喊:“喂!你怎么不来摘李子?”王戎也跑过去了吗?)理解“唯戎不动”。 4.出示第三句。 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 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嘛?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 李子真的很苦吗? 5.出示第四句。 没吃之前,小伙伴们七

文档评论(0)

159****6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