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由来.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歇后语的由来 篇一:歇后语 民间歇后语的历史、种类和艺术特征 ------昭陵中心幼儿园 范媛妮 摘要 民间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谜语一样,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发展中形成自身完备的体系,具备独特的艺术特征,从而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本文对民间歇后语的历史、种类和艺术特征作了探讨。 关键字:民间歇后语 历史 种类 艺术特征 一、 绪论 民间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悉的语言。俗语包括谚语、熟语和歇后语三种形式,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是一种口耳相传,流行域广,运用灵活,富有表现力的譬喻,是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含蓄幽默,诙谐风趣,把哲理与趣味、智慧与通俗、广泛的内容和特殊的结构融为一体,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民间智慧养育的幽默之花。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民间歇后语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总结和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劝诫性、科学性、知识性,是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化。相对于成语、谚语而言,其用字比较 通俗、口语,富有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有时语带双关,更添几分幽默,因此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我们除了可以把民间歇后语视作一种文字游戏外,也能从其中看出我们的生活文化。 二、 民间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 一种“歇后”体诗)。然而民间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前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笔者认为,从语言的表现特点来看,民间歇后语应当是产生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而高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以民歌及口头语言中譬喻式的比喻,融合吸收双关和其它的表现手法而成的一种更新的语言形式。民间歇后语多是对民歌及口头语言中的俗语的演变继承,在某种运用比较普遍,说法比较全面的俗语的基础上,人们往往或者为了表达简洁,或者为了增加修辞效果,于是仅保留前半部分,而省去后半部分,这就成了今天的民间歇后语。因此,民间歇后语与俗语的关系密切是毋庸置疑的。例如: 瞎子闻臭―离屎(死)不远了 吊死鬼脸上搽粉―死不要脸 脱裤子坐板凳―有板有眼 扁担倒在鸡窝里――捣蛋 老妈子擦粉――不正经 吃挂面不放盐――有言(盐)在先 瞎子打架――乱捣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隔山买猪――过估 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 水牛过小巷――转不过弯来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 瞎子夹的毡――胡扑(铺)呢 从上面所例举的一些民间歇后语的内容与形式可以看出,这些民间歇后语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日常生活的幽默表达。不能对生活做出深刻的理解,是不可能创造出如此精彩的语言形式的。 从内容来看,有一些民间歇后语源自历史故事、人物等。例如: 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 晋国借路攻北虢――唇亡齿寒 晋襄公放败将――放虎归山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孟母三迁――望子成龙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