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融监管体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pdf

与金融监管体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金融监管体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国内外金融风险理论研究文献的综述 金融风险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概括起来,主要为: (1)金融风险主要源于金融系统存在的脆弱性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明斯基( Hyman P.Minsky )、戴蒙德 (Diamond) 、迪布维格 (Dybvig) 、克瑞格 (J.A.Kveget) 、和卡布林 (Caplin) 等。 (a)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他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 说》一书中通过对资本主义从繁荣到衰退长达半个世纪的分析, 认为 在延长了的经济繁荣时期就播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 在经济出现繁荣 形势的诱导和追求更高利润的驱动下, 金融机构逐渐放宽了贷款条件 越来越宽松,而借款人则受宽松的贷款条件鼓励,不断扩大再生产, 采取更高的负债比率,从而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b)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银行挤兑理论。他们认为,银行提供期 限转换机制, 借短贷长, 这种独特的经营使银行业存在多个挤兑均衡 状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银行挤兑平衡会被打破,一是短借长贷和 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了金融机构内在的非流动性; 二是在资产负债表 中,主要是金融资产而不是实物资产, 致使其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依 赖;三是因为银行系统本身具有的脆弱性而引发客户的挤兑。 (c) 克瑞格的安全边界理论。安全边界指银行收取的风险报酬, 体现在借款人给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中。 克瑞格认为, 利息承诺的收 益保障是安全边界的最全面衡量手段。 银行的信贷决定主要是遵守所 谓摩根规则( JP Morgan Rule ),即是否贷款主要看借款人过去的信 贷记录,而不用太关注未来预期。这种注重历史,不管未来的做法, 实际上是假定未来是过去的重复, 经济扩张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有了更 多想法,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借款人增多,安全边际也相应地降低,尽 管有些投资决定可能有误, 但被市场的繁荣景象所掩盖。 在经济稳定 扩张时,随着时间推移,实际情况越来越多地印证甚至超过预期,使 得借款人对自己的投资决定越发地充满信心。 而银行即使对预期有所 怀疑,也会因其他银行的行为和抢占市场份额而打消怀疑。 这些不断 扩大的信用风险敞口降低了安全边界, 增大了金融脆弱性, 当安全边 界减弱到最低程度时, 即使经济现实仅仅略微偏离预期, 也会引起借 贷关系的紧张,进而触发经济紧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 (d) 施蒂格勒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2001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施蒂格勒( Stigler )在 1961年发表《信息经济学》一文,奠定不对 称信息经济学的基础。 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 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 险和逆向选择。 金融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理念运用最广泛的领域。 由于 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准确, 借款 人为获得借款机会, 往往会隐瞒自身资信状况, 夸大所投项目的获得 能力,使银行资产存在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