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9/12 * 治法原则 虚证当以养血安神为主,如心阳不足或阳虚饮逆,当补养心气,温通心阳为治。 实证如因瘀血所致,当以活血化瘀为法,如果病由痰热引发,治疗又当从清热化痰着手为妥。 若是久病,虚中有实,病情较为复杂者,则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2021/9/12 * 分型证治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一般分为六个证型,分别加以证治。 心虚胆怯 心血不足 阴虚火旺 心阳不振 水饮凌心 心血瘀阻 2021/9/12 *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硃砂治之。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硃茯神、菖蒲、远志以安神定志,人参补益心气。 加减法:若惊悸心胆虚怯可加炙甘草以补益心气,心阴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神收敛心气。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筑安之故,可用黄连温胆汤以清痰热,痰热清则心自安宁。方中亦可加入枣仁、远志等以安神养心。 2021/9/12 * 心血不足 【症状】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以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2021/9/12 * 加减法: 如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人参、大枣补齐益胃;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地黄、阿胶、麦冬、麻仁为伍,滋阴补血,以养心阴,诸药配合,能使气血充盈,则心动悸而脉结代之症可解。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至心悸者,则用生脉散以益气养阴。本方人参补益元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气,三药合用,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2021/9/12 * 阴虚火旺 【症状】 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 眩,手足心热,耳鸣腰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 用天王补心丹或硃砂安神丸为治。 2021/9/12 * 加减法: 若阴虚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人参补益心气;朱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五味子收敛心气之耗散;桔梗引药上行,以通心气。 若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热象较著者,可用硃砂安神丸主之。方中朱砂重镇安神;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黄连清热泻火;诸药为伍,有泻心火,养心阴,补心血,宁心神四种功效,为治疗心神不安,烦躁心悸的常用方药。 2021/9/12 * 心阳不振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 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方中桂枝、甘草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悸。可加人参、附子以温阳益气。 加减法: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者,上方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以回阳救逆。 2021/9/12 * 水饮凌心 【症状】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 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去湿。如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之品以和胃降逆。 加减法:如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浮肿较甚者,宜用真武汤加减,以温阳行水。正如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 2021/9/12 * 心血瘀阻 【症状】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 桃仁红花煎加减,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络;生地、当归养血和血。可加入桂枝、甘草以通阳气;龙骨、牡蛎以镇心神,诸药合用,使心络通畅,则悸痛自止。 2021/9/12 * 结 语 心悸在临床上大致分为以上六种类型,这六种不同性质的心悸,各有特点。 凡心虚胆怯所致者,多于精神因素有关,故常有善惊易恐,少寐多梦等症,治以镇惊安神为主,稍佐补益之品。 凡心血不足而成者,多有面色少华,倦怠舌淡等心血亏虚之象,治宜益气养血为主。亦可略佐安神定志之品。 凡阴虚火旺而致心悸者,则必有心烦舌燥、舌红无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热盛之象,治应滋阴养心为主。 2021/9/12 * 结 语 凡由心阳不足所致者,则病情较重,常见面色白而少气,形寒肢冷等兼证。治宜补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