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步入化学殿堂及实验操作)知识点归纳 鲁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步入化学殿堂及实验操作)知识点归纳 鲁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1、组成:指物质含有哪些元素。如,由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构:指物质一个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及原子相互的结合方式。如图 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决定决定 组成与结构 性质与变化 用途与制法 决定 决定   4、 变化性质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区 别 宏观 没有生成新物质 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即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外观特征 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 不但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且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有毒性、腐蚀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绿色化学(热点) 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绿色化学主要特点有: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中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吸收,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常见的污染: 污染物 原因 治理办法 白色 污染 废旧塑料 乱抛弃废旧塑料制品 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制品,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含N、P、K等营养物质 滥用化肥、含P洗衣粉的使用、生活污水 合理使用化肥,用无P洗衣粉代替含P洗衣粉,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臭氧层空洞 氟利昂 含F冰箱使用 用无氟冰箱替代含氟冰箱 全球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 燃料燃烧 节能减排,开发利用如氢气、太阳能等 酸雨 SO2、NO2 煤碳燃烧、硫酸工厂废气、汽车尾气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处理后排放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的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环节 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实验现象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直接观察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而得到的。 2.在描述时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能混淆,常见的是现象中有结论,尤其是在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3.“白烟”是由固体小颗粒组成的,“白雾”是由小液滴组成的。在现象描述时不能混淆。 到实验室去 一、化学常用实验仪器(重点)   记住下列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试管 用途:主要用于少量的液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之间 的反应,也用于对液体加热和收集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 ①夹持试管时,试管夹、铁架台铁甲,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距试管口1/3—1/4处。 ②向试管中加药品时,如果没有指明药品用量时,固体颗粒颗粒状药品取1--2粒,粉末状药品用量以盖住试管底部为宜,液体药品取1-2ml。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对试管加热前,要搽干外壁的水珠,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