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2030中国汽车行业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肯锡: 2030 中国汽车行业展望 2030 中国汽车行业展望 经历三十余年发展, 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当前,汽 车行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 “共享化” 这“新四化”开始成为公认的未来趋势,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而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体量, 接近十亿的潜在消费群体, 消费者对新技术新 商业模式的积极拥抱态度, 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和蔚然成形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正 在成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革命的主战场。从现在起到 2030 年之间的十年,将奠 定未来三十到五十年的汽车行业发展基调。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预见未来,方能洞察趋势,前瞻布局。为此,站在一 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 2030 年中国汽车行业做出以下展望。 预见一: 告别黄金时代, 高增速及高利润率难再现。 过去三十年复合平均增 长率高达两位数,使得各国厂商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远高于国际市场的利润率。 现如今,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市场呈现低速增长, 甚至在若干年份 仍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未来的增长潜力十分可观。 中国每千 人汽车保有量大约为 160 台,跟主要发达国家保有量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比 如美国约为 850 台,德国约为 600 台。中国尚有约十亿人没有实现汽车梦, 特别 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相信, 中国经济只要能保 持中速增长,汽车行业在如今 2000 余万台销量的基础上, 仍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预见三:大部分中端国际品牌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 若干领先的中 国品牌车企已经在造型、 综合性能、 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 显示了极强的竞 争力,加之其在电动化、网联化等领域的提前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 们最终能够复制家电、 手机、 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成功模式, 即进一步扩张市场份 额,同时显著缩小以至追平中端国际品牌的溢价水平。 在这样的追赶速度下, 一 些弱势的国际品牌如果不积极主动转型升级, 将越来越难以在中国市场立足。 但 国际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优势仍将延续。 预见四: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 robotaxi )爆发式增长,这一领域可能 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由政府统一进行运营。 麦肯锡的研究表明, 自动驾驶技术的全 生命周期成本( TCO)将在 2026 年与人工驾驶汽车相当,这意味着一方面,机器 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将迅速取代传统出租车车队, 同时新增私家车数量也将大幅 被压缩。 另一方面, 对于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 由 国家进行统筹组织, 以及出于规模经济方面的考量, 类似于公共服务事业, 这一 领域将由政府进行运营和管理。因此, B2B市场与 B2C市场并重有可能成为这一 领域的发展态势。 预见五:车联网操作系统将由 1~3个本土厂商主导, 并形成行业的标准系统。 鉴于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独特性及头部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