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药物(补益、生肌、坚筋、固骨) 技术(复苏、止血、镇痛、手法) *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王寿《外台秘要》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中医伤科发展史 大分类:内、外伤 小分类:骨折、脱位、内伤、金创 *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王寿《外台秘要》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中医伤科发展史 *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是现存最早的骨科专著 关于蔺道人:会昌年间,怀才不遇、悲观厌世、消极混日,是当时“下岗” 僧人,从长安流落到江西宜春,过隐居生活;蔺为他的帮工彭之子治好骨折,医术精甚传开,把《理伤续断方》传给了彭,不辞而别。 中医伤科发展史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中医伤科发展史 “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 三拨伸,四或用力收入骨, 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 七用风流散填症,八夹缚, 九服药,十再洗”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中医伤科发展史 固定要骨“平正” “凡夹缚(固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紧夹缚,留开皆一缝,加缚必三度,缚必要紧。”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中医伤科发展史 粉碎性骨折(闭合、开放) 注意并发破伤风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中医伤科发展史 椅背复位法(肩关节脱位)先进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肘、腕、髋脱位的复位方法 * 蔺道人的肩关节脱位“椅背整复法” (下一页) * 蔺道人的髋关节脱位“手牵足蹬”复位法。 (返回)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麻药的应用 中医伤科发展史 二药:草乌(麻醉) 生葱(解除)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建立诊疗常规 改进固定方法 复杂骨折治疗原则 对整复手法贡献 麻药的应用 骨科器具应用 中医伤科发展史 刀、制药用具、 复位用工具、 材料选择 *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蔺道人的《仙》未载入正史,以秘方形式流传,《苏沈良方》中的“神授散”与《仙》“接骨丹”相同 宋元时期,骨伤科文献与外科集中一起 北宋:“大医局”——疮疡兼折疡科 中医伤科发展史 *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五世医家祖传 集元以前大成,承蔺道人之学,发展整复术 首创脊柱手法——“悬吊复位法” 明代评价:“正骨兼金镞,推危氏言其整复手法” *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悬吊复位法” * * 伤科发展时期(宋元)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李仲南《永类钤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颈椎骨折脱位(首创悬吊牵引复位、卧位对拉牵引复位) 胸腰椎骨折(俯卧过伸复位法) 肱骨折、股骨、踝部骨折诊治 髋关节(前、后)脱位鉴别:以“粘膝”“不粘膝”征作区别 * 伤科兴盛时期(明清) 明清——骨科从外科分出--独立 明初——分13科:“接骨”“金镞”, 后改为“外科”和“正骨科” 特点:伤科专著出现(20多种) 名医辈出,学派形成 中医伤科发展史 *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中医伤科发展史 最早少林派伤科派 按穴位用药,用药特点是微温、辛甘、甘凉之行气活血化瘀药 评价:“用药平稳,立法精禅,洵医林中廑见之作,可补《灵》、《素》所未备。” *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中医伤科发展史 编排系统:伤科大法、方药、医案 强调治伤整体观念,其“肢体损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为内治纲领 突出脾胃、肝肾在伤科疾病中作用;后人称为“温补骨伤科学派的”始祖 *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明·朱橚《普济方 ?折伤门》 中医伤科发展史 骨折复位固定12法,(手牵足蹬法、超关节固定法) 伤科方药1210首(15世纪前骨科文献资料汇编) * 伤科兴盛时期(明)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