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3 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版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方案,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因而以失败告终。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②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团结性、组织纪律性和力量性,因而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2)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了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2)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具体意义:见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3.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地位:使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2)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3)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含义: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要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原因: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3)措施:
①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版+答案版).docx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含第1-3单元共3个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及答案3套).docx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含第1-3单元共3个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套).docx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含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docx
- 语文(全国卷03)(考试版A4).docx
- 语文(天津卷02)(全解全析).docx
- 英语译林四(上)Unit4 第3课时 Sound time&Song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pptx
- 10 河南 王真 教学课件 .ppt
- 5.9 面积练习(2)课件.pptx
- 福清市小学英语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3Part A 硋灶中心小学.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