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参考教案.docx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参考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9 第 3 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科学思维—运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一变化规律的因素。 社会责任—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因素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养成 关注生产实践的态度。 一 、 非 生 物 因 素 1.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 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2)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这主要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 (3)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冬季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这主要受气温降低的影响。 (4)对于东亚飞蝗来说,气候干旱正是某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二、生物因素 1.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 2.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种群都与其他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1)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捕食对象,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 (2)森林中不同植物竞争阳光和养分,草原上非洲狮与猎豹竞争猎物,这也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 (3)作为宿主的动物被寄生虫寄生,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三、种群研究的应用 1.研究的意义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有害生物的防治。 、、(3)濒危动物的保护。 2.应用 (1)合适捕捞量的确定: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2)有害生物的防治实例: ①在鼠害发生时,既适当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又通过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等方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②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如果一味依赖喷洒农药的方法,既造成环境污染, 又伤及害虫的天敌;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种群数量变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 ) 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也是有差异的。 ( ) 3.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是相关的。 ( ) 4.“S”形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 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如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与种间关系(如竞争、捕食、寄生、共栖和互利共生等)。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光照、温度和土壤的理化性质等。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是受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强调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并不是把各种生态因素的作用等量齐观。在任何具体的生态关系中,在某种情况下某个生态因素可能起的作用最大,这时,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受这一关键因素的限制。例如,在干旱地区,水是关键因素;在寒冷地区,温度是限制因素;在海洋的深处,光是关键因素,但在光能到达的海洋部分,矿质养分是关键因素等。 应用实践:世界上的农作物里,有 85%依赖于昆虫传粉,比如水果、蔬菜、坚果以及油料作物等。美国加州大杏仁更是完全依靠昆虫传粉来保证生产;我国的油菜如果没有昆虫传粉,有可能减产 1/4。植物和农作物的繁衍生息,离不开传粉昆虫,它们是自然界“生”的动力。然而,我们正在失去这些 “传粉工”,在这个群体里,雄蜂的种群数量更是持续下降,那么,包括雄蜂在内的传粉昆虫数量的下降,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又是谁威胁了这些“传粉工” 的生命? (1)试从人口急剧增加的危害分析雄蜂数量下降的原因。 提示:随着人口急剧膨胀,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雄蜂的生境呈现碎片化,

文档评论(0)

soloman_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全网最全各版本教材各学科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