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的化学走向生活”理念下的化学教学.doc

基于“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的化学走向生活”理念下的化学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基于“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理念下化学教学   2019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 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内容主题选择与组织,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有关STSE 问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对促进社会进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在教学中,“从生活走进化学”,引入真实生活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从化学走向生活”,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符合新课标倡导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本文以高中化学必修 1 (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为例,具体浅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践行“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理念,积极剖析“素养为本”有效课堂。   一、教学内容剖析   教材内容存在以下内在逻辑: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发现,SO2 属于大气污染物→硫及其化合物存在状态→硫燃烧及二氧化硫物理性质→实验剖析 SO2 溶于水反应→介绍 SO2 漂白性特点及应用→通过测定 SO2 水溶液酸碱度,得出 SO2 是酸性氧化物→介绍 SO2 还原性及其产物性质→通过酸雨认识 SO2 对大气污染。   在教材中 SO2 与水反应及漂白性是以化学实验方式呈现,强调知识性。而关于 SO2 应用呈现直观简单,对 SO2 还原性也没有专门阐述,这些都给本课设计留下了发挥空间。本着在教学中“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将二氧化硫内容作再度处理:   通过生活中二氧化硫充当“食品化妆师”“空中死神”“抗氧卫士”三个角色,掌握二氧化硫漂白性、酸性氧化物性质及其还原性。这样处理能将生硬知识转化为生动教学素材,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设计成实验剖析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通过对酸雨成因及其防治等环保问题剖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教材重组,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整个教学设计中“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理念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以上剖析,整体设计思路如下(表 1):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视频:生活中“硫磺姜”。据广西卫视新闻夜总汇披露,现在市场上发现不法商人用硫磺熏制生姜,使其外观变得美观,从而卖得高价,谋得暴利,提醒市民选生姜时要警惕,不要买到这种“美容姜”。   下面我们看一看二氧化硫充当“食品化妆师”另一个案例:实物展示两种银耳(一种为正常银耳,另一种为硫磺银耳)。假设你要到市场选购银耳,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生]观察比较两种银耳颜色,闻其气味,选择颜色偏黄,无刺激气味银耳。   [师]为什么二氧化硫能充当生活中“食品化妆师”?这表现了它怎样性质?   [生]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对某些物质进行漂白,使其外观变得更漂亮,卖相更好,因此能充当“食品化妆师”。   ?O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从食品安全角度引入对二氧化硫学习,是基于真实情景下课堂教学,是“从生活走进化学”理念体现。根据素材使用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将二氧化硫漂白性调整至前面,让新课导入更接地气,也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组实验,剖析性质   [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将小烧杯中品红溶液吸入充有 SO2 针筒中,振荡后观察现象;   (2)将针筒中溶液置于试管中,对试管进行加热。   提出问题:   (1)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褪色后溶液加热后颜色恢复?   [生]讨论: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作用两种变化背后原因。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漂白后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实验剖析能力、剖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用针筒作为实验仪器,减少SO2 对环境污染,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三)学以致用,当场诊断   [师]资料链接:二氧化硫成为食品安全重大隐患。提出问题:如果你到市场买到了硫磺银耳,如何处理?   [生]说出处理方法及所用到知识:用二氧化硫漂白后银耳不稳定,受热后二氧化硫可被释放出来,因此可将硫磺银耳浸泡在水中加热,可在一定程度上除去有害物质。   设计意图:利用二氧化硫漂白性不稳定来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意识,体现了“从化学走向生活”理念。   (四)借助素材,掌握性质   [师]新闻链接:贵州玉铜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部分二氧化硫泄漏。   记者在现场看到,8 个罐滚落在公路上,刺鼻二氧化硫液体正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