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探访记.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皇城相府探访记 皇城相府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称。 相比祁 县乔家大院、太谷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这 些富商私宅,皇城相府才真正称得上是气势恢宏! 陈廷敬――康熙王朝一个无可避绕的传奇人物。 他既是康熙 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不可或缺的肱股之臣。陈廷 敬 20 岁走出家乡的古堡,中进士、入翰林,一生升迁、调任 28 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 40 余年,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 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 用,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严谨做事,可称“立功”不朽。 《康熙字典》一一三百年来,一直享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 今天仍是学人们常用的工具书。其每字能详其声音、古训,皆先 今韵而后古韵,先正义而后旁义,古文俗体无不备载。“字典” 一词也自它而始,是以《康熙字典》堪称中华第一字典,而陈廷 敬正是《康熙字典》 最主要的编纂者, 其对中华文明传承的贡献, 足以“立言”不朽。 《大清相国》——王跃文一部优秀的小说,其在中纪委书记 的推荐下着实的“火”了一把, 其中陈廷敬的形象, 确实足以被 树立为公务员的典范。 而历史上的陈廷敬为官讲究忠义仁爱、 克 勤克俭,以清廉自守著称,其“立德”也近于不朽。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 不废,此之谓三不朽。”陈廷敬在此三者上做得近乎完美,无怪 乎康熙皇帝在他去世后对其的一生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 人”―― ?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我自小喜欢看历史剧,尤爱《康熙王朝》,可能是“山西老 乡”的缘故,对剧中的陈廷敬更是多了一些关注。到了大学后, 由于是中文系,对于《康熙字典》有所认识,其卷帙之浩繁,令 人拜服,对其编纂者陈廷敬更多了几分敬仰。在跟风翻阅了《大 清相国》之后,我对陈廷敬这个“大清相国”更加的敬佩,更多 了几分好奇, 更加迫切的想要了解陈廷敬的生平事迹、 为官为政 与家训家风。 由此我决定前往这位传奇人物的故居――有“中国 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称的皇城相府一游。 未到皇城相府时,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字叙述与传说, 模糊的 知晓了发生在那个深宅大院里的故事, 那些厚重的历史, 那几百 年的辉煌与黯淡。 但当我站在皇城相府前时, 惊异的张大了嘴巴, 这哪里是“府”啊!分明是一座“城”!相比祁县乔家大院、太 谷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这些富商私宅,皇 城相府才真正称得上是气势恢宏! 抬头仰视,御书楼的金碧辉煌、中道庄的巍峨壮观、斗筑居 府院连绵、 河山楼的雄伟险峻, 皇城相府实是一处罕见的巨型官 宅建筑群。皇城相府有城门九座,大型院落 19 处,总建筑面积 近四万平方米。 且相府又分为内外两城, 可称东方第一双城古堡。 正当我为皇城相府惊叹时,旁边就有人用开玩笑的语气说: “陈廷敬不是著名的清官吗?他怎么有钱修这么大的城堡?” 我也不由得把疑惑目光投向了导游。经过导游的解释我才得知, 陈廷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穷书生”。 早在陈廷敬七世祖陈林当家时, 陈氏家族就迁居于此地, 那 时还是明宣德四年(公元 1429 年)。而这皇城相府所在的阳城 北留镇,正好处于沁水煤田的南部。此处硬煤质量极好,当时还 是普通百姓的陈氏族人靠着此处的煤矿勤劳致富, 家道渐渐有了 起色,经过四代人的财富积累,到了陈廷敬祖父陈经济时,陈家 已经富甲一方了。 陈廷敬正是不折不扣的富家子弟, 不过他却并 未像某些“煤老板”的子弟一样过上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 而是 一生都克勤克俭、 清廉自守, 这完全要归功于其严格的家庭教育 和良好的个人操守。不过反过来想想,若非如此,在波诡云谲的 康熙朝堂,陈廷敬只怕也难成大器、难得善终。 随着导游走进皇城相府, 听其解说, 知道了整座府邸并非一 次建成,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一点一点完善的。这座双城 古堡,其内城“斗筑居”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 (1633 年),在明清鼎革的动荡之际,“出聚家资,率亲党筑 土堡保聚”,为保护亲族、躲避战乱而建。而外城“中道庄”则 主体建成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年),后世子孙也偶有扩建。 走到外城门前, 仰头便可看到康熙帝御赐并亲笔手书的“午 亭山村”与“春归乔木浓荫茂, 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因此这 城门楼也被称为“御书楼”。 “御书楼”为外城“中道庄”第一 景,位置最为抢眼,建筑规格也最高,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 为纪念去世的父亲,于康熙五十三年(公元 1714 年)修建的。 “御书楼”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重檐歇山顶, 楼顶采用明黄琉璃瓦, 金碧辉煌, 昭示着陈氏家族非凡的历史和 昔日的荣耀。 正是由于康熙帝的两次下榻,与大量的匾、碑、楹联等御赐 手书,这里才被称之为“皇城相府”,而不仅仅只是“相府”。 走过“御书楼”不远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