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材料全景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锂电池正极材料全景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锂电材料处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 该环节虽然产值较高,但在议价能力方面“两头受压”(上游资源与下游电池)。由于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30-40%,其成本也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引领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从当前时点来看,各类正极材料的马太效应正在形成,产品开始分层,在主流产品线上已进入至数家头部大厂之间的动态博弈阶段。 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分类 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体系来划分,主要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等技术路线。钴酸锂成本较高、寿命较短,主要应用于3C产品;锰酸锂能量密度较低、寿命较短但成本低,主要应用于专用车辆;磷酸铁锂寿命长、安全性好、成本低,主要应用于商用车;三元材料尤其是NCM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寿命较长,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高镍是新的起点,大幅抬升三元材料的进入门槛,当前高镍材料正在进一步从8系向超高镍9系发展。2020年1-11月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接近40万吨。在量的增长之外,出货量结构上也有显著变化,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的占比持续提升,贡献了主要的增量。2020年1-11月中国NCM三元材料约21%产量出口海外,波兰与韩国是最主要出口流向;铁锂与锰酸锂产能基本全部汇聚在中国,海外产能占比仅约5%;钴酸锂产能中国约占全球70%,韩、日两国占比约为19%。 锂电正极材料竞争格局 中国是全球正极材料主要产能集中地,占比约60%。国内正极材料环节的产能庞大,头部集中化趋势逐步显现。 其中钴酸锂的集中度最高,磷酸铁锂次之,三元材料则相对偏低,2020年三类正极材料的CR3份额分别为68%、50%、35%据高工锂电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供货的正极材料厂商17家,相比2019年减少了7家,表明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产能、技术、客户结构较差的小企业开始退出市场,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电池材料代表性企业主要有11家,其中正极材料主要有四家(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杉杉股份、德方纳米)。根据真锂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行业排名前三的公司中,德方纳米正极材料出货均为磷酸铁锂,容百科技正极材料出货均为三元材料。当前全球正极企业的产能布局已不再局限本国,而是全球化布局,其大多谋划长远,布局如高镍化、高电压、固态电池材料等技术方面。国内正极材料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当下聚焦海内外头部电池商:图表来源:五矿证券 三元材料 三元材料的高能量密度优势使其在动力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带动了三元材料的放量。2020年1-11月三元总出货量为17.8万吨,同比微降0.7%,其他及海外用量为11.3万吨。国内三元正极行业的参与者众多,由于三元等材料体系的产能投资所需资本开支高且技术迭代较快,常规三元正极制备工艺的壁垒较低,且后续衍生型号众多,导致技术路线分化,因此三元正极行业的集中度一直较低。三元材料厂商竞争激烈,格局较为分散,头部大型厂商之间的份额差距较小,2020年行业CR5约为52%。从动态视角来看,行业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高工锂电数据显示,在2019年国内三元正极市场中,容百锂电、长远锂科、湖南杉杉、当升科技、厦门钨业、振华新材料、天津巴莫等企业占据主要地位。数据来源:高工锂电,东方证券2020年1-5月三元电池领域LG化学超比亚迪位列第二,市占率高达19.1%,三元电池市场格局由2019年宁德时代(50.5%)、比亚迪(19.7%)“双寡头”格局转变为你说的(45.1%)、LG化学(19.1%)、比亚迪(17.0%)“三寡头”格局。 高镍三元 由三元材料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常规型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倒逼企业加快高镍化单晶化等新系列产品开发,同时加大对头部电池企业的拓展。虽然中国占据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三元材料产能,但在高镍市场方面国内三元材料企业还有提升空间。国内真正能够实现高镍三元材料批量出货的企业并不多,出货量较高的企业主要为容百、巴莫、贝特瑞以及邦普。据华安证券报告数据显示,容百高镍产量占比70%左右,处于高镍三元行业龙头地位,巴莫、贝特瑞与邦普则处于行业第二梯队,当升科技、长远锂科、杉杉股份、振华新材等企业距离TOP4都有一定的差距,处于行业第三梯队。就当前国内高镍三元材料的供货格局来看,2020年国内第一、二梯队的高镍三元材料有望继续扩大其出货规模,从而跻身全球一流高镍三元材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