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 端砚 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端砚-解说词--砚.doc

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 端砚 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端砚-解说词--砚.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老字号——砚 品牌源流 名砚介绍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书工具,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表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所以在现在保存的古代文房四宝中以砚最为多见保存的也最为完整。砚在古文中也做研 ,《释名》中对砚是这样解释的。“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在我国,砚的种类就有近百种,从 \t /view/_blank 唐代起, \t /view/_blank 端砚、 \t /view/_blank 歙砚、 \t /view/_blank 洮河砚和 \t /view/_blank 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端砚位居四大名砚之首,名列名砚前茅的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其砚石石料属泥盆系泥质硅质云母板岩。矿物成分为泥质、绢云母、石英和微粒磁铁矿,矿物粒度小于0.01毫米,成份均匀,质地细腻而易于发墨。其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歙砚因生产于歙县而得名,是砚中的上乘珍品。唐代歙砚的造型端庄大方,实用性强,以箕形为代表。歙砚取石于古代歙州龙尾山的武溪有五色云缭绕,如锦衾覆盖,两侧还有一缕白云蜿转浮游,状似游龙。因此有“龙尾歙砚天下冠”之说。歙砚石质坚韧、温润莹洁、纹理缜密,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石,缜涩发墨,油润生辉,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干等特点并且雕刻精湛,造型浑朴,刀法挺秀有力,美观实用大方,历来被文墨客誉之为罕世珍宝。 洮河砚则在宋初就闻名于世,历代作为贡品而显赫于当时宫庭或权贵之书房中。金朝诗人 \t /doc/_blank 元好问就曾有诗曰:“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继之宋时大 \t /doc/_blank 书法家黄山谷又对洮硕有“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泽笔锋利如锥”的评价,益发验证了洮砚的优异,苏轼的《洮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的题记,更加赞誉洮砚的肤理缜润,色泽雅丽;元明的以后的赞誉更是连声不辍。 “四大名砚”中的其它三种均为石砚, \t /view/_blank 黄河澄泥砚则是泥砚。与端、歙、 \t /view/_blank 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 历史沿革 端砚之名源于唐代,当时端砚纯粹是人们书写的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当时流行的是箕形砚,到了宋代为了适应了墨客骚人实用与欣赏收藏的需要 端砚砚型开始增多,据“端溪砚谱”记载就有五十多种,(明清两代又是一个端砚高峰 这个时候 就把一些民俗的心理和时代的审美 趣味性的东西加到里面去,所以使端砚内涵更加丰富 就变成了一种集历史、艺术、篆刻等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古人喜欢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刻于砚上或是勉励或是提醒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都在端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端砚 从几千年前就肩负起传承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使命 直到今天 它依然以它独特的人文魅力与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端砚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时任广东巡抚的张之洞就出台了地方文件当地官员“不可收取一砚,不可贪图百姓一分钱”这块张之洞高130厘米宽83厘米老坑石质共刻有1172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块保护端砚的公文石碑,当时日本人侵占了肇庆那时候作为这件文物,日本人就想把它拿走但是当地村民还是想方设法将其保存下来,据说是把它沉到了西江河的河边的泥底下因为白石村就在河边所有通过这种方式把它保存下来,走在端州区黄岗镇的大街上道路两旁几乎都是端砚作坊,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依然掩饰不了人们对端砚的忧虑,由于出口的拉动,端砚石曾一度被大量的无序开采,品质上等的砚石越来越少,为了保护端砚当地政府实行严格限制砚石的开采(1972年恢复老坑的开采,一直到1999年初不允许开采,这段时间端砚的老坑的坑道的长度从原来的不足100米已经到了将近300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在这二十年里,它的开采深度已经比一千多年来还要深一倍都不止)。 歙砚产地为歙县,县城风光明媚、古朴典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唐开元年间称为歙州,据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以此推算,从唐开元(公元713—741年)中叶发现用龙尾石制砚,至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继叶氏猎人的发现到“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粗砚)与令,令爱之。访得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