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精神资料2综述.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尚武精神杂议 在网站上看到一些忧国忧民的网友, 高声疾呼中国应有尚武之精神, 以为中国之尚武精神缺失了两千年。其实不然,苏东坡尝有一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来说中国人之性格,大概也颇为适宜,对中国人性格之分 析,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表面与实际总有许多出入, 对于中国人之尚武精神,余于此议题上饶有兴致钻研多年, 之所以热衷于此, 乃因为一个国家民族有无一种坚忍不拔之精神, 是这个国家民族能否立足世界强国之林的风向标。 余在此议题上已掌握的资料甚多, 不能一一陈列, 在此仅作碎言片语的杂议, 不成体系,望多多见谅。 既言尚武精神,先谈中国之武学,武学含义有二,一曰武艺,二曰兵法。这 里说武艺,在汉及汉以前,中国尚武之风是上下帝王,下至百姓,那是中国真正 彻头彻尾的尚武时代,譬如庄子记: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日夜相击于前 ”;再如孟子记齐王曰: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史迁《秦本纪》: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这个秦武 王够尚武的,居然跟大力士比赛举鼎,一不小心死了。这些是帝王的例子,至于 布衣百姓,没有详举了,可以参看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从汉武帝独尊 儒术始,文人之地位开始凌于武人之上, 再则专制时代之下, 帝王对手握兵权的武人,大抵是很不放心, 所以中国政局由文人主导遂成为二千年来之现实。 然而中国之武学传统并不因此而灭绝, 而是走向民间化, 在民间,一则是武术之盛行不衰;二则是武侠文学之兴起, 弥补了主流儒学文化的文弱化; 三则是中国历史之战乱之多,远非其他国家所以相比,特别宋朝以后,农民起义之频繁,无疑使武学大有用武之地。 从李小龙开始,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之武术。我手头上有一本小书,叫《武 术入门》,是美国人罗西写的,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介绍了中国、冲绳、日本、 菲律宾、巴西、朝鲜、泰国、印尼等国的技击术,其中介绍中国武术部分,占了 全书一半以上,在这本书中,罗西写道: “所有其他亚洲武术或植根于中国或深 受中国武术影响。 ”虽然中国武术在中国至少流传一千年以上,然而在中国的官 方的史料中, 对其记载是微乎其微, 而民间的传承却是常盛不衰, 这就是文化表 面与现实的矛盾,毕竟中国历史的记录者大抵都是挥毫者而非挥刀者。 除李小龙外,扬名海外的中国武术家不乏其人, 下面介始一位当年名震泰国 的中国人,此人姓李名德,字名桩,是海南人氏,因犯法流亡泰国,在泰国师从 金成学武,金成也是华人,是泰国武学史上最伟大的宗师之一。 1921 年,泰国 政府在玫瑰园举行定期拳赛, 是泰国水平最高的比赛, 由于泰拳无敌于世界, 故 也可称为世界最高水平之比赛, 史称玫瑰园拳场时代, 当时泰拳中以东北和南部 两地技艺水平最高,而东北拳师中,最厉害的是号称 “高原虎 ”的乃央,泰国的中 华总商会先为举办多次中泰拳术赛,乃央仅三招便击败香港的鹰爪功名宿子正, 次年,乃央再度击败能徒手碎石的福建拳师赖铁虎。 一时间泰国华人无不大感失 望,当时李德仅为无名之辈,公然挑战乃央,时人以为李德必死于乃央拳下,殊 知李德与乃央苦战三局, 乃央竟有九次倒地, 虽然此役被裁定为和局, 而李德亦 得以跨入最强拳师之列。 1930 年,李德返回中国从军,官职任到团长,在抗日 战争中,与日军浴血奋战,最后血洒战场,英勇殉国,此正其作为战士之归宿。 笔者之所以不惜文字以表彰李德, 一则此则史料较少看到, 二则感动于李德之爱国热情,必不能使此事迹堙灭于国人之记忆, 一人只能强身,众人方可强国,追先壮之事迹,明吾侪之心志。 而真正让国人感到武风日下, 乃是自宋以来, 中国之国势愈发孱弱, 先后两次沦于异族手中, 晚清又遭列强欺凌。 然而此种现象, 果真是因为国民丧失尚武精神么?其实不然,宋以后中国国势之衰微, 真正原因在于专制制度之高度发达,自宋代吸取唐五代藩镇之乱的教训, 而采取强干弱之手段, 亦即采取强有力的君主专制手段, 这种政治制度极容易导致君主的昏庸无能, 试看宋明两代, 皇帝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昏君层出不穷。强干弱枝手段,作为维系统治国人之手段,大 抵有些用处,固而宋、明、清三代历时均较长,然后对于其所无法染指之异族,则屡屡败北。故而借苏洵之言: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则宋明之败,非败于异族,实败于自身;非国民之勇武精神不足,实政府昏庸腐朽也。 余举一例,试看元灭宋之后, 原宋地遗民如何在极其艰难之条件下, 犹不断地自发发动反元之起义,其起义次数之多,历时之长,与元代相始终。我手头上 有一本书《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其中第四卷是 “元明卷 ”,依此书略述。 宋作为一个政府的最后抵抗终结于 1279 年,陆秀夫负宋末帝蹈海

文档评论(0)

188****78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