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略谈.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阳国志》略谈 摘要:《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熟、定型的方志,具有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语言学等多方面价值。对《华阳国志》的性质、版本和价值进行讨论,有助于对《华阳国志》的研究和利用。 关键词:方志;渊源;《华阳国志》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XX)04-0095-05 Brief Discussion about Huayangguozhi WANG Qiming1, LUO Yekai2,YU Xiaoyi1 (1.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1756,China;2.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hengdu 611730,China) Abstract:Huayangguozhi is the earliest mature and stereotyped local chronicle in China, which has many values such as history, nationality, regional culture and linguistics. Discussing the nature, edition and value of Huayangguozhi is helpful to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Huayangguozhi. Keywords:local chronicles; origin; Huayangguozhi 常璩撰《华阳国志》是我国迄今可考的第一部方志。常璩,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人。《华阳国志》是我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地方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代表了地方志的成熟和定型,是研究西南各族人民历史、地理最重要的文献。《华阳国志》全书十二卷,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巴蜀地区的历史,以及这些地方的山川形势、地理沿革、物产资源和历史人物,包括《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先贤仕女总赞》《后贤志》,末卷为序志及益梁寧三州先汉以来的士女名录。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时,西南区域部分多取材于此。编撰方法上,《华阳国志》把历史、地理、人物结合起来,采用以地域(卷一至卷四)、人物(卷五至卷十一)、序志及附录三大版块为总纲,以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的体裁编写,三者互相糅合渗透,虽然在结构上和后世的地方志还有不同,但无论怎样,在中国方志史上,《华阳国志》作为地方士人独立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地方志,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1 关于方志 1.1 方志名义 “方志”之名始见《周礼·春官》,“外史”职责为“掌四方之志”;《地官》职责有“掌道方志”。许多学者都曾为现代意义的“方志”做过界定,如黎锦熙[1]、李宗侗[2]、傅振伦[3]、刘纬毅[4]、黄苇[5]、黄道立[6]、林衍经[7]等。工具书定义“地方志”,如《汉语大词典》:“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8]《中国百科大辞典》:“记载一定区域(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有纪、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分门别类,取材丰富,极具资料性。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通志。如州、郡、府、县志。”[9]20XX年5月,国务院第467号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其中对“地方志书”定义为:“是指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10]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应该涵盖了前述各类定义,是一个可以据之立说的定义。 1.2 方志渊源 方志起源和性质,是一个颇富争议的学术公案。学者们多从今天的方志概念出发,有些人把方志的起源说得很早,如说《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志;又有人把方志的起源说得很晚,甚至到两宋时期;或有以《越绝书》为中国最早的方志。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史书说。章学诚《州县请立志科书》称:“方志乃一方之全史。” 又《州县请立志科议》称“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 2)地理书说。宋代学者王存、程大昌、王象之认为《禹贡》《山海经》等古地理书为方志之祖;[11]清戴震《乾隆汾阳府志例言》:“余撰汾州诸志,皆从世俗,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则志事已竟。侈言文献,岂所谓急务哉。” 3)亦史亦地说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