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偏误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对外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首先需要攻破的难关是“语音”。本文通过收集留学生语料,使用录音听辨法归纳留学生最常出现的声母偏误、韵母偏误和声调偏误,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教学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寻找偏误发生的原因,提出有助于留学生克服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留学生 语音教学 偏误分析 一、引言 偏误分析理论肇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英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科德(S.P.Corder)提出了“偏誤分析”(Error Analysis)理论。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犯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其所犯的错误可以反映其语言习得水平,人们可以通过偏误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现在中国学者对对外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身上,对俄语国家的研究较少。其中,关于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的语音偏误分析基本上一片空白,笔者所在学校邵阳学院的留学生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有五位,且均为初级阶段的学生,笔者选取他们作为研究对象。 二、汉语语音和俄语语音特点对比分析 (一)汉语语音特点 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语音特点是: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具有声调。 (二)俄语语音特点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与汉语对比,其具体语音特点如下: 1.有复辅音 一个音节可以有几个辅音,称为辅音连缀现象。 2.元音是划分音节的依据 每个音节只能有一个元音,即使是同样的两个元音一起,也会被划分成两个音节。因此,元音是俄语划分音节的依据。 3.音节界限不分明 俄语不像汉语那样音节整齐简洁、界限分明。音素和音节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松散。 4.没有声调有重音 俄语靠重音区别词义,重音一般标注在元音上。 三、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表现 (一)声母偏误 1.塞音和塞擦音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偏误 2.舌尖前音z、c、s的偏误 以俄语为第一语言的留学生经常将汉语中塞擦音c发成擦音s。笔者经常听到这样的句子: 另外,还经常把c发成z,如: 3.舌尖后音zh、ch、sh的偏误 舌尖后音是汉语语音习得的难点,发音时需要卷舌,故又称“翘舌音”。这组音主要的偏误还是集中于送气音ch身上,留学生经常会把ch发作q,如: ⑤我喜欢恰[t?揶?謕iA](喝[x?奕])茶。 4.舌尖浊擦音r的偏误 (二)韵母偏误 1.韵母i[i]及其音位变体-i[?尢]、-i[?尥]的偏误 i[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i[[?尢]、-i[?尥]都是舌尖元音,但其发音状况不同,音值也不同。留学生在发带有字母“i”的音时,往往一律发成舌面元音“i”。如:将“鼻子”[ts?尢]发成鼻[tsi]。 2.韵母u和ü的偏误 在汉语普通话中,因为u和ü出现的环境有些互补,所以除了l、n、零声母后面的ü外,其他声母后面的ü一律省写两点。但留学生很难区分,如: ⑥帮我“chu”(取[t?揶?謕y])一个快递可以吗? 3.复元音iu、ui、un的偏误 4.前后鼻音的混淆 (三)声调偏误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声调。俄语属于印欧语系,只有轻重音,没有声调。因此,留学生习惯性用轻重音发汉语的声调,造成“洋腔洋调”的发音现象,久而久之,形成“化石化”现象。 1.阴平的偏误 留学生对阴平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音高问题上掌握不够,易出现的问题是“够平不够高”。如: 滔tao(55)——读成33或44 吗ma(55)——读成33或44 此类“音高问题”一般是初级阶段学生容易犯的毛病,多加练习以后,很容易避免。 2.阳平的偏误 阳平,又称“中升调”,即由中音(3度)升到最高音(5度)。如: 桃tao(35)——读成24或34或45 麻ma(35)——读成24或34或45 留学生在阳平调上出现的问题是起调偏低、起调偏高、上升高度不足等,即起调不是从3度开始,也没有上升到5度,如此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洋腔洋调。 3.上声的偏误 上声,又称“降升调”或者“曲折调”,即由低音(2度)先降到最低音(1度)后上升到高音(4度)。如: 讨tao(214)——读成325或335或324或434 马ma(214)——读成325或335或324或4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