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 绪论 绪论PPT.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 论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药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在2019年的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遵循中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及推动中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一、什么是中药鉴定技术?二、为什么要学习中药鉴定技术?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目 录问题一:什么是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鉴定技术指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用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被称为中药鉴定的四大鉴定手段。理化鉴定显微鉴定来源鉴定性状鉴定问题二:为什么要学习中药鉴定技术?(一)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 整理中药品种的主要原因是中药品种的混乱!那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现有中药资源总数约一万两千余种,其中呢植物药约占一万余种,动物药一千五百余种,矿物药80余种。由此可见啊:中药的品种繁多,品质差异大,致使中药的临床疗效及中成药的质量不稳定,国际竞争力下降。所以古语有言“虽有良医而药味为伪药,则良医无济于事”。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2.古代典籍记载粗略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坤草、愣子棵(东北) 天芝麻、田芝麻(江苏) 三角胡麻(浙江)千层塔(青海) 血母草(四川)透骨草(云南) 益母草2.古代典籍记载粗略古代典籍,记载粗略。比如:虎掌和天南星在《本草纲目》上为一物,根据调查: 虎掌为半夏属掌叶半夏,含量多为生物碱;而天南星为天南星属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植物内多含氨基酸。现已把它们列为不同品种中药。虎掌南星天南星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瓦布贝母梭砂贝母暗紫贝母川贝母甘肃贝母太白贝母例如:石 斛   同属 10余种 大 黄   同属 3种 川贝母 同属 6种(二)制定中药标准,促进中药标准化 由于中药商品的特殊性,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制定质量标准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质量标准就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法定标准标准分类 《中药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SFD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二)制定中药标准,促进中药标准化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对药典未收载的常用而有一定疗效的药品,由药典委员会编写,卫生部批准执行,作为药典的补充。地方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药品标准。(三)寻找和利用新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 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包括栽培和饲养的药用植物和动物以及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生物个体和活性有效成分。由于现阶段某些中药资源的匮乏,许多野生和进口的中药供不应求,我们可以通过进口引种、动物药养殖、植物药栽培或人工合成等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资源。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一)经典著作 《诗经》就有关于植物药记载约50种;《山海经》也记载了动物药、草木药、矿物药共计数十种,《黄帝内经》和《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其中《黄帝内经》还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 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一)经典著作 《伤寒杂病论》论述了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在东汉时期,是我国中药发展萌芽时期的代表著作;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创了自然分类法,记载了火烧试验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唐朝苏敬等人的《新修本草》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官修药典。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一)经典著作 宋代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的原著完整本草,为一本集历代本草学大成之作。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是我国的本草巨著。达尔文称它作“中国的百科全书”。 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生药学》上编(1934),赵橘黄、徐伯鋆 《生药学》下编(1937),叶三多,徐伯鋆《中药鉴定学》1977年出版 第一版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药鉴定学》1980年出版 第二版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药鉴定学》1986年出版 第三版 任仁安主编《中药鉴定学》1996年出版 第四版 李家实主编《中药鉴定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