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寇富平:当代“建白瓷”的开拓者.docVIP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寇富平:当代“建白瓷”的开拓者.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化瓷烧制技艺 建设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德化瓷烧制技艺 PAGE 2 PAGE 2 寇富平:当代“建白瓷”的开拓者 他的研究,让古老“建白瓷”成功复活;他的器型,多次作为国礼礼赠外宾;他的梦想,不懈创作传承“建白瓷”…… 他从事陶瓷研究、创作50多年,陶瓷艺术,特别是“建白瓷”几乎融入他生命的全部。荣誉,似乎已然撼动不了他这位白发两鬓、两眼深邃的老艺术家。他,就是当代“建白瓷”的开拓者,77岁的寇富平。 参与研究 珍贵“建白”成功复产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些传统陶瓷品种得以重见天日,建白瓷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城东工业区富平建白瓷研究所,寇富平向我们介绍。 “千百年来,德化白瓷以其如脂似玉的品质名扬天下,因其如脂似玉的瓷质、莹润晶洁的釉水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瓷种却在清代中叶之后中断停烧了,建国后省里下达任务要让这一精品瓷种恢复生产。”1959年,刚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分配在省轻工研究所的寇富平,马上就投入到恢复“建白瓷”的复产研制任务中。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的研究终于在1965年取得了突破——建白瓷复产研制成功。 “复制成功的建白瓷,瓷质可以和明代产品媲美,釉面的晶莹度甚至超过了,由于‘猪油白’的称呼不雅,对照当时福建建阳生产的建窑黑瓷,把它定名为‘建白瓷’,意为福建特有的白瓷”,寇富平介绍说,他后来主要负责器型的设计,先后设计了建白瓷“芭蕉”、“羊头”、“牡丹”等花瓶,多次被国家外交部选定为馈赠国际友人礼品瓷,其样品收藏于德化县陶瓷博物馆。 坚守阵地 父子接力传承“建白” “那是前年,有一位厦门的收藏者拿着我50多年前创作的《羊头花瓶》找到我,问我能不能重现这些经典的器型。”寇富平说,自从1966年随研究机构下基层返回了久别的故乡,就在德化瓷厂负责各种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器等的设计工作,很少再创作原先的器型了。 这位收藏爱好者对寇富平触动很大,这些藏品是他早年设计的一小部分品相不好的流向了民间的作品,没想到令收藏者如此热衷。于是,他开始寻思着自己创办工作室,把“建白瓷”经典器型传承下去。儿子寇建勋非常支持父亲的想法,毅然选择从福州回家帮助父亲。有了寇富平长年累月地对“建白瓷”的技术积累,加上父子二人亲力亲为,从试土、配方、做型、烧成等一系列工序难题都迎刃而解,《羊头花瓶》、《芭蕉花瓶》、《牡丹花瓶》等器型都成功复产。 寇富平拿起一款羊头花瓶向我们展示,只见在光线映照透视下,这近一公分厚的花瓶通体呈现半透明的乳黄色泽,让人惊叹之余爱不释手。有业界人士表示,寇富平的这些建白瓷作品,不仅器型创新了,而且在品质上已超越了原先的建白瓷。 除了原有的一些经典器型,父子俩还设计出了《节节高》、《双寿花瓶》、《八仙花瓶》、《雀梅花瓶》等30多件新作品,这些新作品一面世,就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他们创作的《人生如意》还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暨国务财务礼品大师精品展评比中荣获金奖。 老当益壮 雄风再展发扬“建白” 手中的刻刀或重或轻,或刮或划,精雕细琢,“锦秀前程”刻在瓶上,两边狮头栩栩如生……寇富平正在创作新作《雄风花瓶》,“锦秀前程”四字出自自己的大学同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之手,寇富平说,这件作品既见证了老同学的深厚情谊,也道出了他们对“建白瓷”艺术的美好希冀。 说起能和阔别50多年的老同学相见,寇富平非常开心和欣慰。他说,去年年底,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报家门说是张育贤,他起先一阵诧异,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大家一阵寒暄后,他如梦方醒,原来是50多年前的老同学,之后就约定到德化相见。“虽然岁月沧桑,如今的体态和容颜虽与记忆中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仍然能很清楚地判断出是他。”说起同学见面的情景,寇富平仍禁不住内心的激动。 老同学见面,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过去的事要叙。他们感慨岁月无情,世事沧桑,也感慨如今生活美好,日子幸福。叙完旧,他们聊起“建白瓷”这一璀璨的陶瓷文化中耀眼的明珠,认为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把“建白瓷”发扬光大,他们决定合作创作一件作品,表达同学深情,也希冀能雄风再展,为“建白瓷”再做贡献,于是,他们把作品定名为《雄风花瓶》。 瓷坛明珠焕新彩,绝代瓷花今重开。德化“建白瓷”,不需要外加色彩的装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