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台北故宫》的第一集解说词.docVIP

纪录片《台北故宫》的第一集解说词.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8 年 11 月 6 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随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的节节败退,此时的南京城里,很多国民党官兵家属想着离开这个城市 撤往台湾。搭乘飞机已经成了奢望,水路更是人满为患。 “中鼎号”靠岸的消息不胫而走, 船刚停稳, 国民党海军司令部的官兵家属就一拥而上, 把船占得满 满当当。 下关码头的混乱局面,急坏了一个人,他就是杭立武。 杭立武时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他的任务就是让这 700 多个箱子能 尽快出港。 情急之下,他打电话给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 桂永清赶到码头,登上“中鼎号”,劝大家说,箱子里都是非同一般的珍宝,急需运走。终于,人们 听了桂永清的话,下了船。 1948 年 12 月 22 日清晨 , “中鼎号”装载完毕,终于启航了,这次航行的终点是台湾岛的基隆港。 看着远去的“中鼎号”,杭立武松了一口气,从接到文物迁台的任务起,他就一直为这些箱子的安全 忐忑不安。 这些箱子共有 712 个,里面装的是来自五个机构的顶级国宝,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 物。此外, 60 箱重要的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也随船前往,这里就有那份著名的《南京条约》。 这些珍贵的文物之所以能从遥远的北京来到南京,事情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 1933 年,为躲避日军战 火,故宫博物院等几家机构精选了一万九千多箱珍贵文物紧急南下。这次大迁徙历经 14 年,辗转贵州、四 川、陕西等地,行程十几万里,直到 1947 年 12 月又被全部运回南京,暂时存放在南京水西门内的朝天宫。 1937 年故宫博物院在这里设立了南京分院。 作为那次文物大迁徙的主要负责人,杭立武万万没有想到,一年之后,这些国宝又将开始新一轮的颠 沛流离,而且这次是漂洋过海。 1948 年 11 月 10 日,南京市一处不寻常的院落中正在召开一个秘密的会议。 来开会的一共 8 个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 , 这所官邸的主人 , 教育部次长杭立武 , 这次会议 的倡导者,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考古学家李济、中央图书 馆馆长蒋复璁、故宫博物院的古物馆馆长徐鸿宝。 这是一次非正式的秘密会议,会议气氛异常紧张,由于时局非常混乱,于是这 8 个人一致主张将文物 迅速迁往台湾。 翁文灏的寓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 60 年前,文物迁台的重大决策就是在这里酝酿成熟的。这份 1950 年杭立武在台湾撰写的报告中,详细地叙述了这次会议的决定。 上面标示着:会议决定先抢运故宫 600 箱精品,并推举杭立武全权负责文物迁移的事。 很快,接替翁文灏的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孙科签发了批准文物迁台的文件。 当时还拨发 28000 元金圆券作为迁运费用。 翁宅会议短短 1 个多月后,五个机构的第一批文物登上了驶向台湾的“中鼎号”。 跟随这些文物一同前往台湾的一共有 9 个人,这其中包括一对夫妇,他们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庄严和申若侠。 十几年来,他们护送国宝辗转大半个中国,孩子一直带在身边,这一次,他们又把四个儿子带上了船。 他就是庄严的小儿子庄灵, 现在住在台北郊外的观音山上, 庄严夫妇在护送文物途中的一站——贵州,生下了他。庄灵从小就与这些文物为伴,当年坐上“中鼎号”的时候,他只有十岁,那是庄灵第一次飘洋过海的经历。 庄灵知道这些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皇宫中的宝贝, 但是他并不知道, 这里面的 80 箱文物还有着一段特别的经历。 1936 年,这 80 箱国宝曾经远赴英国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它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大 规模出国展览的国宝。 在参加伦敦展的国宝中有:  中国彩瓷烧制史上最美丽的作品  , 珐琅彩山水楼阁碗, 小丘奇石、山水环绕, 是乾隆年间珐琅彩瓷中的极品;而东汉的玉辟邪是传世最精美的一件  , 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良渚文 化的玉琮,散发着四千多年前的神秘气息。此外,  170 多件中国书画史上的精品也在这次伦敦艺展上汇聚 一堂;《富春山居图》,长 6 米多,被后世称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 如今,这些无价的瑰宝全部都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当满载国宝的“中鼎号”驶入台湾海峡的时候,  却遇到了恶劣的天气。 当时是  12 月,开始有东北季风, 台湾海峡风浪很大。更糟糕的是“中鼎号”的推进器坏了一个,马力不足,船摇晃得更加厉害。 1948 年  12 月 26 日,“中鼎号”在海上颠簸了  4 天,终于驶进了台湾北部重要港口——基隆。 庄灵还记得他刚到基隆港的那一天,奇迹般地见到了大把大把的香蕉,因为在南京时,通常是一根香 蕉切成薄片由全家人分着吃。 1948 年 12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