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梁隧道施工方案(范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路梁隧道施工方案(范文) 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 马路梁隧道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 编制日期:二〇一〇年五月六日 目 录 一、编制说明…………………………………………………………………3 二、工程概况…………………………………………………………………3 三、自然条件及施工环境……………………………………………………5 四、技术等级…………………………………………………………………6 五、主要工程数量……………………………………………………………6 六、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7 七、方案设计…………………………………………………………………50 八、主要施工机械及材料设备………………………………………………53 九、劳动力安排………………………………………………………………54 十、施工进度计划……………………………………………………………55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60 十二、安全保证措施…………………………………………………………62 十三、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67 马路梁隧道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招投文件》 2、《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招投文件补遗书》 3、《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工程第十三合同段中标通知书》 4、《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工程第十三合同段工程施工合同》 5、《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6、《马路梁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8、《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 9、工程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状况、交通状况、地材供应情况等 10、本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二、工程概况 1、隧道概况 马路梁隧道是一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部分段落双向六车道)分离式中隧道,进口位于老田箐沟右岸斜坡上,斜坡坡度约25o~35o,地表未见拉裂、变形、滑动等迹象,无偏压作用;出口为缓斜坡地形,地表未见拉裂、变形、滑动等迹象,斜坡整体稳定性好。围岩主要为全、强风化石英闪长岩,同时洞口处分布有冲洪积、残坡积及昔格达组地层,其中左线进出口桩号为ZK49+471~ZK50+038 ,全长567m,隧道纵坡及坡长为+2.9%/94m,-0.747%/473m;右线进出口桩号为K49+471~K49+046 ,全长575m,隧道纵坡积坡长为+2.9%/94m,-0.75%/481m;全隧道设置2%的超高横坡。 2、地形地貌 隧道横穿马路梁山脊,属低中山构造剥蚀地貌,沟谷斜坡地形。马路梁山脊大致呈西东走向,总体地形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两侧低。隧址区最高点高程1235.70m,最低点高程1070.00m,相对高差约165.7m;隧道进口位于老田箐沟右岸斜坡上,坡度25o~35o,出口位于马路梁子南侧斜坡坡脚冲沟处,斜坡地形坡度15o~20o。 3、地层岩性 隧址场地揭露地层主要为晋宁期石英闪长岩,上覆薄层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 低液限粘土:灰色,含少量角砾,该层主要分布在各冲沟内,厚度一般3~6m。湿~饱和,可塑~软塑。 含低液限粘土:灰色,棕红色,硬塑状。主要由粉粒、粘粒组成,含15o~20o角砾,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和出口处冲沟两侧的斜坡地段,厚度3~8m,钻孔揭露厚度3.5m。 石英闪长岩: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 4、地质构造 隧址地段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川滇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与滇、藏“歹”字型构造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复杂,隧址区地层分多个段落的单斜构造,褶皱、断裂发育,以南北向及北东向构造为主,东西向及北西向构造次之。 5、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属于珠江流域贺江水系,隧道穿越一较大流域分水岭,按含水岩组划分,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包括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原生层理,仅在较大沟谷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各种类型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岩层补给,并以各自沟谷为最低基准面进行排泄。 6、地震烈度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图》(1990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隧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0g,场地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5s。 7、马路梁隧道技术标准 行车速度: 80km/h 隧道单洞建筑界限净宽: 0.75+0.5

文档评论(0)

王小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