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交通与对外交流 (17).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斜阳古渡 千舸竞帆 一、川江上的重要码头和渡口 川江上游城镇星落,码头众多,如宜宾、泸州、合川、朝天门、涪陵、忠州、 万州、奉节等都是重要的码头。重庆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 自古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商业繁盛,街巷交错,交通四达。朝 天门为公元前314年秦将张仪灭巴国以后修筑巴郡城池时所建。明初,戴鼎扩建 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最雄伟的一座城门就 是朝天门。门上有 “古渝雄关”四个大字。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开 始设立海关。 重庆合川的钓鱼城有南、北两个水军码头,是国内仅存的宋代军港遗址。在 钓鱼城36 年的抗蒙战争中,守城军民多次在水军码头上苦战,成功控扼江面, 阻止了蒙元大军顺江东下的企图。 而四川宜宾铜关码头在清代也非常兴盛。宜宾地处金沙江和岷江汇流的“三 省通衢”之地,水上交通发达,是川南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宜宾水陆码头众多, 以港口而论,有“六渡八帮”之说,六渡即北关渡、东门渡、合江门渡、下渡口、 中渡口、上渡口等,这些渡口停靠的船舶大抵有干货帮,船帮口岸在铜关,此外 还有成都帮(帮口在柑子湾)、五板帮(帮口在春畅坝)、叙渝帮(帮口在银珠巷)、叙 泸帮(帮口在东门王爷庙)、盐帮(专门从事五通桥的盐运,帮口在会仙桥)、嘉阳 帮(帮口在二坎子)等,每天有成百上千的船只进出,停靠在这些渡口,运送客商, 装卸货物。其中铜关码头是云南铜矿外运的第一站。由于清政府大量铸造铜钱, 云南滇铜质量又最好,要将铜料上贡给朝廷,就必须经过宜宾,从昭通运过来的 铜就在铜关码头停靠和转运,码头也因此得名,当时宜宾还为此设有巡察使,负 责监督。 二、川江上运输工具的演变 为适应川江航运的需要,在川江不同水运路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木船。尽管 川江水运两千年来经久不衰,然而留存下来的古船遗迹并不多见。不过,在众多 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却留下了许多线索。如 《战国策》、《华阳国志》、《晋书》 等文献中就有关于巴蜀舟船的记载。在成都百花潭发现的战国铜壶上,也绘有战 船图案。唐代王周《志峡船具诗并序》最早对长江上游峡江木船作了系统的记载。 南宋夏圭 《长江万里图》出现了长江上游较早的木船图绘。此外,宋代陆游 《入 蜀记》、明代王士性 《广志绎》、宋应星 《天工开物》等著作对长江上游木船也多 有记载,特别是 《天工开物》对四川八橹船的记载非常详细。清代陈明申《夔行 纪程》、吴焘 《游蜀后记》、洪良品《巴船纪程》、罗缙绅(字笏臣) 《峡江救生船志》 等也对川江木船有许多记载,如陆游 《入蜀记》中记载有专门的 “峡中船”,这 是为适应三峡特殊水段而制造的木船。《夔行纪程》记载的川江木船有板跨子、 麻阳船、厂船、螳螂头、柏木船、吊钩子、爬纲子、板头船、五板船(划子)等。 特别是清代谢鸣篁的 《川船记》,更是第一篇专门记载川江木船的珍贵文献。 在相关学者对近代川江木船的历次调查中,最多的一次发现了70多种木船 名称,考虑到历史上许多船名、船型的消失,历史上川江可能曾出现过100多种 木船名称或船型。根据西南大学历史地理专家蓝勇教授的考证,清末以来,航行 于川江的木船船型繁多,其中主要有辰驳子、麻阳子、中元棒、舵笼子、麻雀尾、 滚筒子、南河船、安岳船、敞口、厚板、三板、五板、舿子、黄瓜皮、鳅船、橹 船、牯牛船、扒窝子、钓钩子、贯牛船、巴湾船、巴河船、半头船、当归船、毛 板船、乌江子、东河船、釜溪河橹船等,其船型来源、船型名称、运输功能、行 驶区域、影响地位都有较大的变化。 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四川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很大, 这种影响表现在交通运输工具上,就是川江上大量大型民船都是由清初湖北、湖 南、广东一带移民引入到巴蜀地区的,如麻阳麻阳子、辰州辰驳子、湖南钓钩子、 长沙乌江子、汉水秋子船、湖南巴杆子(嘉定扒杆船、爬纲子)、湖南宝庆毛板船、 广东一带麻雀尾、湖广鳅船等,其中麻阳子、辰驳子、毛板船、麻雀尾、毛鱼秋 等船是清代川江上最重要的船型。 近代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经济产业是井盐业,繁忙的盐运对川江木船的影响 相当大,许多船型的出现、改良和命名都与盐运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清代实 行计岸运盐,仁岸、涪岸、永岸、綦岸等四大运岸对运盐船的制造产生了很大影 响,同一河道上不同河段的运盐船往往也不同,各河道因此形成了以一种运盐船 为主、多种运盐船并存的格局。当时,从事长途盐运的船主要有毛鱼秋、南河船、 麻雀尾、锅铲头、桥眼船、贯牛舵等。在支流上也都有自己特有的运盐船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