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智和人生修养.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座 老庄智慧中的人生修养之道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谷宇教授 主要内容 子撞嚏 老庄其人; 老庄智慧中的修养精髓 老庄其人; 1、老子其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 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 之史也。”道教遵奉其为太清道德天尊。 “老”和“李”都是老子的姓氏: 按照先秦对思想家称呼的惯例 (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 先秦贵族一般都有几个姓氏,老子应不例外 先秦时的贵族有姓有氏)先秦时“老”是 个姓或氏(《风俗通》“颛帝老童之后。”) 《道德经》 《道德经》原名《老子》 成书于春秋末叶; ■相传为老子在函谷关前所 著。《道德经》《易经》 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 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 想巨著。老子之学被历代 学者成为玄学,老子曾多 次以玄喻道,以玄惯德 老子的思想来源 古之道术” 庄子指出:老子思想来源“古之道术”,十 分深刻、准确,启人深思。 古之道术”,含义十分深广,有下列内容 治国之术;典章制度,仪礼,学说等 2、学术思想;理论、观念、信仰等; 3、人文道德,主要是帝王将相成败、得失经 验,教训等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包括古代哲学,政治, 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养生等,都属于 “古之道术”。《老子》(14章):“执古 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出于史官” 春秋时代的史官,被誉称为“国宝”。老子二代为周 之史官,是国宝中的“国宝”。是春秋时代“柱下史” (史官)杰出代表人物。既熟悉夏殷周的历史发展, 成败得失的原因,又亲身目睹诸侯之间的并吞残杀, 君王的成败得失,祸福演变,以及重大的社会事件 诸如战争、瘟疫、水灾、旱灾、地震等,从中获得极 渊博的知识和感悟,成为大智大慧的“古之博大真 人”!形成老子思想博大精深无人可比 老子思想五千言,“道”与“德”是五千言的精髓。 是从夏殷周近三代1500多年的历史“成败存亡祸福古 今之道”,提炼而成的“金科玉律”!“道生之,德 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得《易》之体” WH 北宋邵雍曾说明 “老子得《易》之体”。 ■《易》64卦讲三道:天道、地道、人道。《老子》 81章也讲三道:天道、地道、人道、讲得更为具体、 深刻、精确。从古到今的学术著作千千万万,堆积 如山,还没有第二部书仅“五千言”把天道、地道、 人道解释如《老子》一样精辟、独到。 ■老子智慧的地位:中国文化的次级源流 中华文明的初级源流:《周易》 中华文明的次级源流:《老子》; 中华文明的三级源流:诸子百家; 佛教是外来思想,后与儒道合流,最终 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思想在老子的 影响下逐渐成熟,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的 主流文化。 全人间的对话 孔子适周间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 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 吉,曰:聪明癟而近於死者, 好议人者也。博瓣广大危其身者, 发人之恶者也。荀人子者毋以有己, 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 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孔丘站 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 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听 到孔丘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 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 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 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 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 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 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 增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